第82章 白雀(第2页)

 

尹纬自然很怕姚苌失了心气,一个劲地劝慰道。

 

“那依尹司马之意,眼下,该当如何,这小小的安定郡,已经聚集了五六万的人马,必须要有所作为才是。”

 

姚苌作为羌人之主,他必然是要为穷困多年的羌人,谋取出路的,关中的富饶,他麾下的所有部族,早就垂涎欲滴了。

 

“主公,臣的心思从来没变过,聚兵十万,直取长安,况且慕容泓那么多人马,现在也不会闲着!

 

只要苻坚一死,剩下的氐人余孽皆不足为虑,再与鲜卑人和谈罢兵,任其东归,而后,整个关中,必然是明公的关中!

 

关中既已得手,天下,便可图之!”

 

尹纬其他方面都好,唯有军略上有所欠缺,他从来没有进入过氐秦庙堂真正的核心里,也从未经历过战事,对于苻氏的家底,还是缺乏足够的了解,以为自己的麾下的羌人,真能和百战老氐相匹敌,因而显得十分激进。

 

曾经的万里之国,哪里会如此简单,苻坚最后的家底,还没有完全亮出来呢!

 

但关中又不能不进,渭北这种穷地方,别的不说,养兵都费劲。

 

看着姚苌一言不发,尹纬自然明白自己的策略太过激进,何况姜瑜以五千打破两万羌人的事情,又让他重新评估了羌人的战力。

 

随即又看了一眼主座中的姚苌,开口说道:“主公,若是直下长安太过激进,那不妨东进新平、北地。

 

自鲜卑人去后,这两郡空虚的厉害,得之易如反掌,我们占据三郡之后,能纠集更多的部众,对于长安,更是居高临下之势,到时候,鲜卑人在东,我军在北,苻坚必然惶恐!”

 

“尹司马,擂鼓聚将!”

 

“唯!”

 

要说此时的姚苌帐下,也是人才济济,一则关中陇右本来就是羌人盘踞多年的地盘,听闻姚苌起兵,远近羌人部族纷纷来投,姚苌可不是一毛不拔的慕容泓,封官许愿不在话下。

 

二则,姚苌继承父兄家业,作为后赵末期能左右北方局势的三股势力之一,虽然失败,但精华仍在。

 

三来,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下,总是有太多不得志的大族旁支和寒门子弟,就算大族,分散投资,也是家族屹立不倒的看家本事。

 

不多时,敝塞的官廨大堂,已经被堵得水泄不通,本来身量不高的姚苌,也只能站在案上,方便号令群臣。


还是未央宫宽阔些,看着堂中人头攒动,姚苌心中只有这一个念头。

 

尹纬瞥了一眼在案上出神的姚苌,随即带头,领众人开始下跪参拜。

 

“臣、末将、阿弟、小的……参见陛下。”

 

动作、声音皆是参差不齐,尹纬都喊完一遍了,后面竟然还有人傻呵呵地站着,无奈,只能带头,又喊一遍。

 

“众卿平身。”

 

父兄皆未称王,姚苌只能尽力模仿着苻坚的动作语气,只不过与他的大臣重将一般,生疏得很。

 

又是一阵噪杂,尹纬不住地咳嗽多次,堂内才渐渐安静下来。

 

“天下丧乱,百姓饥苦,朕承天应命而起,当不能坐视不管,如何讨伐贼人,众卿可有高策献上?”

 

尹详作为群臣之首,自然是当仁不让,在安定许多时日,有心人总是有些想法的。

 

“陛下,眼下诸军新附,甲胄、兵器、马匹还有诸多器械都不足,粮仓也不充裕,况且各部杂乱,军令不一,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全军整编训练,攻略周边郡县,开炉冶铁,制造军械……”

 

主管后勤的尹详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还未说完,身后就有羌人将领不服,大声叫嚷道。

 

“尹长史说的这些东西,长安府库中怕不是都堆满了,打下长安,自然都是陛下的,什么开炉冶铁,俺们是来建国立功的,又不是来打铁的!”

 

见姚苌并未出言呵斥此人,庞演适时向前挪动半步,开口说道。

 

“陛下,尹长史所言,当然是堂皇正道,可自古夺天下,哪有准备万全的,想当年,氐人苻洪,便是不顾一切抢入关中,我们羌人才痛失先机!

 

所谓一步慢,步步慢,我等在这荒凉的安定郡耕田冶铁,鲜卑人却在华阴秣马厉兵,跃跃欲试,长安被鲜卑人先行夺去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