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燕兴(第2页)

 

“如何?”

 

“干吧!”

 

高盖起身,站在窗口望月,俄而,又补上一句。

 

“燕兴,燕兴,任由济北王如此胡闹下去,大燕如何能兴!济北王绝非明主,你我所做的一切,并非计较个人得失,都是为了大燕社稷尔!”

 

“谁又不是呢!”宿勤崇低声回应。

 

“你去拉拢部酋,我,找一找悦寿,看看中山王那边的情形。”

 

说干就干,第二日一早,勒马驹被唤入高盖府中,耳提面命,让他召集百余精锐亲卫,藏于华阴城中待命而动。

 

其实也说不上藏,掌握所有庶务的高盖,在县廨不远处,为他们安排了一处空院子,勒马驹带人只要藏于其中,无令不要出门就是。

 

“不知悦公如何看待济北王?”

 

大下午的,悦寿被唤入高盖府中,屏退众人后,高盖单刀直入。

 

悦寿并没回应,只是眯眼看着眼前这个忙得脚不沾地的老臣,以他的聪明,当然明白这一句话意味着什么。

 

济北王慕容泓持有大燕皇帝慕容暐的亲笔诏书,是大燕名正言顺的皇太弟,不说慕容垂,济北王在关中首举义旗,又大败苻睿,真是鲜卑人望所在。

 

以眼下的局势,慕容暐逃离长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慕容泓就是他们的君王,作为臣子,作为最早支持慕容泓的重臣,高盖竟然要私下里如此议论君王。

 

他要干什么,自然是一目了然。

 

悦寿只是不明白,事情已经筹备到何种地步。

 

沉思一阵,并不作答:“高公还是称呼我的表字安年吧。”

 

“同殿为臣,老夫痴长几岁,那就不客气了。”

 

高盖捋了捋胡须,并不想如此糊弄过去,又问道:“安年如何看待济北王慕容泓其人?此处并无第三人,事关复国大事,还请安年勿要敷衍。”

 

悦寿当时自告奋勇前去联络中山王,就是因为看不上慕容泓,高盖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他也不愿再退缩。

 

“那在下就直言了,济北王其人,德望不显,刻薄寡恩,又持法苛峻,不能笼络军心,况且其心志不坚,稍稍挫败便要退却。

 

连高公这样的忠直之臣都已经难以忍耐,可见其并非中兴之主,大燕在他手里,恐怕也又要横生波折。”

 

高盖眼神炙热起来,此前他最担心的,就是中山王那边在大事上迂腐起来。

 

“高公想必也有所耳闻,很多部酋,已经明里暗里,在请见中山王,而中山王殿下,也并未拒绝,反而,多有封官许愿的言语。”

 

高盖如此着急,就是因为,十多日前中山王慕容冲又自渭北召万人南下,留大军于大荔,自率亲卫至华阴后,短短几日,已经是门庭若市,而慕容泓那边,听说已经在杀奴泄愤。

 

悦寿却在等着高盖询问他对慕容冲的看法,事实上,要不是姜瑜追的紧,他早已准备越过上党,去投奔还在围攻邺城的慕容垂了。

 

可高盖就是不问,原因也很清楚,关中,除了长安城里的慕容显贵,并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安年,事情紧急,还请将这份奏疏转呈中山王殿下,并请殿下这几日蛰伏低调,背负骂名之事,臣,自为之!”

 

悦寿顿时双眼圆睁,他感到震惊的,并不是是这帮人真的要做弑主之事,自高贵乡公事后,这种事又算得了什么。

 

而是,这么大的事情,他们竟然要将慕容冲排除在外,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做事是没有参与,那么划分果实……

 

悦寿下意识地就要出言反驳,旋即又想到慕容冲一路以来的模样,又生生顿住,只起身接过那块被封上的绢帛,对着高盖做个长揖。

 

口称:“大事,就仰仗高公了。”

 

说罢头也不回,离席而去,他此刻满脑子所想的,都是再奔邺城。

 

……

 

“勒马驹,你知道要做何事吗!?”

 

火把的光亮,映地宿勤崇脸上全是阴狠之色,高盖拉拢慕容冲麾下的提议,就是他一口回绝的。

 

“虽说苻睿死后,冯翊的坞堡主们开了窍,能主动送上粮食来,可我知道,军中粮草并不宽裕,高公能给我们杀羊煮酒,自然,是要做大事的。”

 

勒马驹一脸不屑地神情,来了这许多日,他算是明白了,他最擅长的,无外乎杀人而已,苻睿杀得,慕容泓如何不行!

 

“你明白就好!”

 

“县廨之内,有一活人逃出,我拿你是问!”

 

“末将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