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配重投石车(第3页)

 

到时瑜哥去长安做个大官,我们这几个继续在您帐下厮混。”

 

“哈哈哈哈,会有那么一日的。”

 

“对了瑜哥,上次老夫人叫我去说了半日话,细细问了这大半年的点点滴滴,俺都照实话说了,就你受伤那段,我已略去。”

 

“嗯,对的,没必要让家中为此担心。”

 

“只是临了,老夫人让我劝劝瑜哥,早日……那个啥。”

 

“哪个啥?吞吞吐吐的。”

 

“早日成婚,”不等姜瑜白了一眼,朱墩接着说道:“老夫人还说,要给我也保个媒呢……”

 

“我看是你着急娶新妇了吧?!”

 

姜瑜大笑,朱墩挠着头,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

 

朝那县,姜瑜的前军大本营中。

 

“庸之(郑才表字),我给你的投石车图样,打造的如何了?”

 

“根据将军给的图样,已经打造了两具,果然是攻城利器,石弹落点非常稳定,完全可以集中砸向城墙一处,差一些的城墙,砸上一两日,必然垮塌!

 

只是这配重投石车,结构比老式投石车精巧许多,打造颇费人工……”

 

郑才说着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一向自诩精于庶务的他,虽然日夜督促,秦州那边也派了七八十名工匠支援,可进度就是不够。

 

中国古代传统的投石车,基本就是利用杠杆原理,一端放上石弹,一端利用人力或畜力猛然拉拽,将石弹发射出去。

 

这种原始的投石工具,因为力道不均匀,落点精度非常差,基本上只能依靠规模来起到压制作用,根本不会有人想着用它来砸塌城墙。

 

射程远近完全依赖人的拉扯力度和拉的人的数量,人是会累的,且不同方向拉还浪费很多力,完全凭借发射人的预估,还需要拉的人的配合。

 

唯一的优点,便是结构简单,非常方便建造,只要搭起一个架子,再寻一根长臂就是,基本上用木材和绳索就能搞定,粗糙一点的,连铁质构件都用不上。

 

当然,姜瑜给郑才的图纸,也是他依照配重投石机的原理,想当然画的,短短时日,能做出来,已经很不错了。

 

“庸之不必自责,带我去看看。”

 

姜瑜到时,只见一个两丈来高的木架顶部,用制造车轮的工艺,固定了一根能够上下转动的木杆,短臂下,挂了一个木框,长臂一头连着数尺长的绳索,绳索末端,是一个用来装石弹的皮兜。

 

虽然情急之间,多个连接处只是用绳索捆缚,但总体来说,已经是像模像样。

 

“试射一发看看。”

 

郑才立即招呼工匠和士卒忙碌起来,只见底座绞盘两侧,各有两个壮汉,通过绞盘将长臂拉下后,用铁销固定,再由士卒在皮兜中放上石弹后,闲杂人等尽皆散开。

 

郑才挥下令旗,等在铁销旁边的士卒,举起大锤,敲掉铁销,在短臂上悬挂的配重物的重力作用下,吱呀一阵声响,长臂猛地高高竖起,于最上方,石弹从皮兜中脱出。

 

几息之间便从众人眼中消失。

 

稍过一阵,有士卒驰马来报。

 

“报,此次石弹,比先前落点,偏向东北一尺三寸,弹坑深入泥土八寸有余!”

 

大概也就三十多厘米,泥土卸掉了石弹所有的力道,姜瑜不由大笑:“好哇!好哇!庸之,不管此战成与不成,你都是首功!”

 

“运输可方便?”

 

“启禀主公,很是方便,半个时辰内,就可拆卸装车完毕,到了地方,差不多半个时辰,也能装起来!”

 

“好,那就即可起运,目标阴密城下,高林,你派属下带路,告诉他们,哪一处城墙最为薄弱。”

 

“唯!”

 

“传令轻骑校尉邵安民,让他留下两个部,锁住临泾县城,剩下的,都去支援阴密。

 

传令步军校尉姜恺,明日务必要至阴密城下。”

 

“司马,此地就交给你了。”

 

赵焕也已经习惯照顾全军后路,只拱手行礼道:“将军放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