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天其无心

攻取阴密、临泾二县,需要从速,但对于安定县,姜瑜并不着急,准备缓上一缓,并且让高林对从安定县前往北地、新平方向的信使网开一面。

 

除了留在两县的各一千人马,姜瑜现在足足有近一万步骑,而城中,已经不足一万人。

 

姜瑜一面继续砸城,制造紧张气氛,一面派遣骑兵肃清安定县其他不安分的胡人部族,只要胆敢不前来助战的,一律视作叛贼,可就地剿灭。

 

与此同时,整个安定郡,大大小小的汉人坞堡,也开始送粮送人。

 

安定郡属雍州管辖,姜瑜上书自己的老上司,雍州牧苻熙,根据各家、各部族的贡献大小,开始委任安定郡的各县官员,并下令他们从速恢复耕种生产,这种贫穷地方,一年不收获,就能饿死不少人。

 

至于之前依附姚苌,而又来不及逃跑的,一一搜捕诛杀。

 

安定县内,自然又是一副惨淡景象,无他京观爱好者姜瑜,又在安定县周边的山头上,开始搞很有纪念意义的建筑。

 

“尹公,你说,姜贼所筑的那座京观,为何只筑了一半便搁置下来了?”

 

尹纬也是愁容满面,满怀壮志,踌躇半生,如今却被困在这小小县城之中,又无一策可献主上,这几日对于姜瑜的心魔更加深重,夜里频频被噩梦惊醒。

 

最可怕的梦魇,就是自己去投降,姜瑜也是不纳,非要将自己人头筑入那座京观,才肯罢休!

 

尹氏全族已经投了姚氏,若不成功,天水将无尹氏也。

 

“尹公,姜瑜故意停下那京观,是因为人头不够,他啊,在等你我的人头呢!”

 

姚兴见尹纬沉默不语,纵然是自己的老师,他也很是愠怒。

 

尹纬只能强打起精神,回复道:“殿下,左将军、奋威将军、建威将军尽皆殉国,一万三千余人马,逃回安定者,十不存一,城外姜贼日日招收左近部族豪右,麾下人马日渐增多。

 

如此境地,老臣还是那句话,请殿下尽快突围,与陛下汇合,方为上策。

 

苻坚只聚集了两万多精锐,陛下率七万余大军与其对峙,胜算很高,只要能打赢苻坚,安定郡小小的失误,算不得什么!”

 

“孤说过多少次,只要孤离开安定,那姜贼这万余军马,就要去围攻父王了!

 

苻坚岂不是又添一员猛将!”

 

“殿下,鲜卑人全据冯翊郡,已经威胁到长安了,苻坚是不敢持久与陛下对峙的!”

 

父亲留给他的三员大将,除了党删的头颅被送进安定,其余两个,已经在那京观之中了,就算真要突围,对于姚兴来说,也是九死一生的艰难局面。

 

姚兴并不怕死,姚氏别的不说,因为他大父的缘故,子侄实在不缺,自己的几个弟弟,姚邕、姚显、姚崇也都是人中豪杰。

 

他一心所想,就是用自己来拖住姜瑜万余精兵。

 

“孤意已决,不会弃城而走,党将军尚且能够与阴密共存亡,难道孤就做不到吗?”

 

“殿下承社稷之重,够了,没了安定,哪来的社稷!”

 

“尹公,老师,您还是用您所有的才智,去整修城防吧,姜贼想要孤的人头,也得费些气力才行!”

 

说罢,拂袖离去。

 

自己这个老师,心底里总是怀有一些趋利避害的心思,大事当前,总是不能不顾一切勇往直前,也许,这就是曾经强盛的汉人,现在却屈服于他们这些胡人的缘故吧。

 

但城外的姜瑜,又是如何呢?

 

那个人,可是每战必先的。

 

……

 

这十来日,赵敖,这位频阳县北数十座坞堡公推的盟主,曾经参与过发燕之战的老卒,可是忙碌异常。

 

因为大秦天王陛下,前来讨伐叛贼姚苌,就驻跸在他的坞堡,大军环绕,他早早将自家坞堡内的百姓分散安置到其他堡中,只留下自己与男丁数十,跑前跑后,侍奉天王陛下。

 

当然,也凭借着自己的声望,组织频阳县的坞堡捐助粮草,又组织百姓民夫,做一些运送粮草,修置营寨的杂事。

 

关中的百姓,对天王苻坚,还是非常支持的,说一句赢粮而影从并不过分。鲜卑人纵兵抢掠无需多言,羌人,自古与关中人多是仇敌之态,而姚苌,也不能过分限制那些穷怕了的同族。

 

就在赵敖为前方战事节节胜利而欣喜的时候,一骑信使驰入赵氏坞。

 

“捷报!捷报!左将军阵斩姚尹买!”

 

苻坚三两下看完捷报后,大喜过望,哈哈大笑道。

 

“好,姚苌,朕看你还能得意到几时!”

 

自从慕容泓起兵叛变,苻坚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