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僵持(第2页)

 

“战场上并没有多少花哨技巧,记住,不要分心,不要浪费一分力气,直直向前,总能到头!”

 

窦冲并未分兵,全军五千人成最简单的楔型,根本不理会燕人左右轻骑射来的箭矢,直跟着前人猛冲,一个同袍落马,身后人立即补上身位。

 

很快,双方的第一个回合,就在秦军的沉默和燕人的喊叫声中结束。

 

而窦冲并没有给自家士卒留上多少喘息的机会,因为鲜卑人已经成阵的步军已经在向他们移动。

 

于是调转马头,继续向燕人在运动中已经有些混乱的右翼冲杀而去。

 

段随虽然心疼自己已经少了一半的甲骑,但此时也毫不示弱,直接迎头赶上。

 

烈日之下,双方你来我往,相互冲杀大半个时辰,段随麾下,除了一两千精锐部曲之外,其余的尽皆疲惫难耐,好些士卒只将长枪拖在地上,冲杀只是逡巡不前。

 

轻骑因为不用披甲,好多都没有长武器,体力尚好,只不过被窦冲多次冲击追赶,基本上已经被打散。

 

至于步军,只能在战场中间组了一个粗糙的圆形大阵,为自家骑军提供庇护,让窦冲不敢轻易靠近。

 

窦冲是出了名的硬汉,只是骑在马上,不住地调整呼吸,而一旁的徐嵩,已经累得直不起腰来,只半趴在马上,大口喘息,叔父说得没错,他虽然年轻,精力更加旺盛,但不会节省体力,远不如窦冲这般宿将,更耐苦战。

 

“徐郎君,还有力气吗?再冲一次,看能否引诱贼人,如若不成,也只能回城了!”

 

“我……还能战。”

 

窦冲根本不是在询问徐嵩的意见,自己话音未落,已经纵马而出,身后跟随他多年的部曲们,也丝毫不落下风。

 

徐嵩只能勉强打马而上。

 

只不过这一次窦冲并未恋战,只是勉强冲散一堆聚集的鲜卑轻骑后,直接拐弯向长安城东而去,还故意放慢马速,摆出一副苦战脱力的样子。

 

“将军,窦冲耐不住了,他要逃!”

 

“摇令旗,让轻骑冲上去!”

 

段随只犹豫了几息,便大喊道。

 

就算窦冲在故意示弱,他也要冒险吃掉他,眼下的氐秦,死一个就少一个,而鲜卑人,似乎源源不断。

 

就在鲜卑轻骑逐渐聚集成型,而段随精骑尚未跟上的空档里,窦冲果断调转马头,奋力加速,杀了一个回马枪,轻骑躲闪不及,被杀得大败,溃逃不止。

 

“从西安门回城,步伐慢一些,我看段随还敢再来!”

 

“将军妙计!”

 

徐嵩立即恭维起来,窦冲回头看了一眼,并未答话,只是盯着远处的段随旗帜,脸上多是愁绪。

 

鲜卑人真是一天强似一天,不仅有了甲骑,轻骑竟然也能看懂旗语,步军能成军阵,曾经的牧奴们,也能苦战至此。

 

他们不再是几月前的乌合之众了。

 

……

 

长安在鏖战,大秦右将军姜瑜也没闲着。

 

安定郡税收基本完成后,姜瑜麾下扩展至三万余人,八千重骑,一万重骑,剩下的都是步军。

 

姜瑜已经有了开府的权力,其麾下可以说是鸡犬升天。

 

赵焕当仁不让,为右将军主簿,统管军府一切庶务。

 

郑才、权宣吉二人分别为左右长史,尹纬、王定、还有投靠早,立有功绩的几个陇右士人,被任命为参军,又有其他佐吏若干。

 

至于安定、平凉二郡,虽然归属雍州管辖,但路途断绝,也就真是归属右将军府管辖,姜瑜举荐的二郡官吏,庙堂全部核准。

 

权宣吉去了一趟长安,可以说是立了大功,庙堂能给的名器,并无半分吝啬。

 

至于武将,姜瑜表朱墩为虎贲将军,日常统管全军,重骑三校尉、段索、邵安民、高林、叱卢虔、姜恺八人亦被表为牙门将军。

 

韦豹为甲骑校尉,纪勇为亲军校尉,另外,轻骑之中,如莫大胆、呼延祁等功勋卓著之人,也被任命为轻骑校尉。

 

右将军府,可以说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