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仿古人李二郎登台拜将,遇明主闻焕章倾心相投(第2页)

 说罢,闻焕章也跪在高台之上,对李寒笑纳头便拜,口尊,“主公。” 

 “闻先生,今后还要多烦劳你了,昔日隆中问对,诸葛亮未出草庐,便知三分天下,而今我欲北上梁山泊,占据水泊以成大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李寒笑上去扶起闻焕章,他想看看闻焕章对天下大势是如何看法,也没有能够学习的地方。 

 “主公果不是凡人,这水泊梁山于齐鲁之地,齐鲁之地方圆千里,又又山海鱼盐之利,昔日齐桓公在此地称霸,若主公能够以水泊梁山为基业,进可攻,退可守,占据齐鲁之地,北吞燕云,南击开封,天下可定。” 

 闻焕章对于李寒笑的选址还是没什么异议的,首先齐鲁大地地方不小,而且人口密集,再加上北方百姓多因为战乱、苛捐杂税而流离失所,山东、河北多处百姓揭竿而起,朝廷的控制力实际上在这些地方较为薄弱。 

 就像是这青州地面上,光山头大大小小的就十好几个。 

 “如今北方有大辽国,大辽国之北则为大金国,东为高丽,南有大理、安南,西有西夏,吐蕃诸部,我看真正的忧患不在宋庭,宋庭主昏臣庸,不知体恤百姓,更兼文恬武嬉,军队战力不在,只西军善战耳,要灭不难,而真正的忧患则在这些异族。” 

 闻焕章指出,自汉匈开战后,此后的北方游牧民族就常思南侵,当年五胡乱华,惨剧历历在目,而契丹、西夏、吐蕃当年都和宋朝发生过战争,见识过中原的富庶与花花世界,正如老猫枕咸鱼,早晚会咬上一口。 

 如果这些异族全部联手,从东西南北攻击中原,瓜分华夏,那么就不是宋朝亡国那么简单了,而是亡天下,天下汉人,亡族灭种的危难。 

 “因而,依我看,真正的忧患在外,内里不过是疥癣之疾。如今大辽日薄西山,不如当年,我听闻那大金国与大辽国开战,居然能以寡敌众,以弱胜强,假以时日,必成气候,若是其果真灭辽,必会向南谋取中原,否则其兵强马壮,难道养着好看?” 

 闻焕章这一番论调,听得李寒笑好生佩服,闻焕章的思想和眼光在这个时代绝对是超前的,他不仅看到了现在宋朝最大的危难不在内里,而在外族,甚至还预言了金国的崛起和其早晚南下的野心。 

 要知道,他是没有看过后世历史书的。 

 李寒笑真的觉得自己捡到宝了。 

 “好,先生果然高才,有你辅佐,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 

 李寒笑对闻焕章竖起大拇指来,闻焕章微笑着摸了摸胡须,随即开口道,“主公要取天下,只靠着焕章一人不可,这东京城内外,有不少有识之士,也是境遇不佳,主公大可以在内外寻访一番啊!” 

 “正合我意,我来东京城,本就是为了此事!” 

 李寒笑与闻焕章一拍即合,当即决定要进东京城寻访人才,闻焕章说,他在东京周边十几年了,对于东京城附近一些郁郁不得志的能人异士非常清楚,正好可以引荐。 

 闻焕章当即收拾了一些细软,与李寒笑赶着闭城门前,进了东京城。 

 “主公,我带主公去见几位人才如何?” 

 进城之后,闻焕章就想马上开始工作,却被李寒笑给拦住了。 

 “不急,不急,我尚有一事未曾办理,马麟兄弟,你去大相国寺周边一处菜园,寻一伙泼皮来,为首的一个叫‘过街老鼠’张三,一个‘青草蛇’李四,将他们带来见我,我们前往樊楼吃酒,等你回来。” 

 李寒笑初到东京城,正好缺乏人手,虽有闻焕章和马麟熟悉东京城,但是没有帮手,要救林娘子与张教头出城,没人帮忙可不行。 

 这些人,虽说是泼皮无赖,却比那些奸臣光明磊落,原本就曾与鲁智深参与过此事,当时高俅缉捕鲁智深,还是亏得他们提前报信,鲁智深才逃出了东京城,颇为讲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