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病尉迟细说栾教师,李寨主规劝孙提辖(第2页)
孙立说道。
“孙提辖不必如此,今后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多礼,听说孙提辖有个师兄名叫‘铁棒’栾廷玉的,现在郓州独龙岗祝家庄做兵马教头,不知道提辖和他还有没有联系啊?”
李寒笑问道。
“啊……是的,我与我这位师兄幼时同师学艺,只不过多年不再来往了,当年学艺,说好了要报效国家,但他贪图安逸富贵,后来做了那祝家庄的教头,帮助他们欺压乡邻,为富不仁,我看不起他,故而多年不曾往来。”
孙立叹了口气,他和那“铁棒”栾廷玉原本是在少林寺学的本事,后来年轻时他和栾廷玉曾经一起参与了收服河湟之地的朝廷大军,在军中得遇天朝教师,陕西“铁臂膀”大侠周侗,指点了他们两人的武功,教给了孙立“提神枪”法,并指点了他可以左手枪,右手鞭,自创鞭枪联合技的路数,至于栾廷玉,则是传授了他一路飞锤绝技和棒法。
后来此战孙立立功后就任职登州,栾廷玉没有立功,觉得朝廷不公,就离开了军中,后来去了祝家庄,两天人也就算是分道扬镳了。
“我们水泊梁山,替天行道,要做的是大事,上杀贪官污吏,下除土豪劣绅,这祝家庄祝朝奉与其下祝家三子在独龙岗上作恶多端,欺压乡邻,为非作歹,是地方一霸,莫说百姓,就是一旁的李家庄和扈家庄都多受其欺辱,早晚我要挥师去荡平了此地,还望孙提辖日后可以和我详谈一下这栾廷玉的本领和爱用何等兵法。”
李寒笑对于祝家庄可是早就想动手了,原著里这里的祝家庄那就是地方豪强的实力,几千兵马外加堆积如山的粮草,梁山泊搬回去够用几年的。
但是,李寒笑也去调查了一下,这个祝家庄究竟名声怎么样,因为原著里因为一只鸡闹出这么大的干戈来,李寒笑还多少觉得祝家庄有点倒霉啊。
后来,李寒笑调查发现,祝家庄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和原著里面写的一样。
原著里作者给祝家庄的定性就没把祝家庄当好人写,而且后面百姓还把祝家庄拆了,百二十回本里还特意加了一句“地方恨土豪欺压”,“一是祝家庄当败,二乃恶贯满盈。早是祝家庄坦然不疑。”“乡民百姓自把祝家庄村坊拆作白地。”
这个村庄的武装力量其实也是王安石变法的产物,祝家庄的庄主祝朝奉其实就是祝家庄的祝保正。
根据新法中的保甲法规定,家家户户抽调壮丁组成乡兵,乡兵属于宋朝军队体系禁军、厢军、蕃兵、乡兵中战斗力最差的一个兵种。
而祝家庄合法的在某一地区上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对这一地区的百姓基本上就是灾难和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据调查,这祝家庄在附近地区就没干过什么好事,大搞土地兼并,欺压百姓,强强民女,放高利贷,坐地抽一,借一还十,还强买强卖,虚田实租,大进大出,用大斗秤加收苛捐杂税,强征佃户农民给他们祝家庄做无偿劳役,为了收租子,每年至少暴力打死十几口子人。
祝家庄长子祝龙,在独龙岗人送外号“祝骡子”,为什么呢?因为其非常好色,又是习武之人,精力充沛,家里有好几房的妻妾,这还不够,经常外出渔色,强抢民女,只要是他看上的,别管是大姑娘还是小媳妇,都必须得手,闹得百姓苦不堪言,家破人亡,他事后只是丢个银子,免一年佃租了事,据说有不服往上报官的,结果一家子都在其手下没了命了。
次子祝虎,不好色,这小子练武之余,还喜欢射猎打猎,经常带着猎犬外出追逐野兽打猎,我在独龙岗上践踏田亩,甚至还因为围捕把野兽 把野兽赶进了农民田地里面,毁了人家的全部青苗,致使其全家不是饿死,就是因为借了高利贷还不上,被活活逼死。
三子祝彪,是最遭人恨的一个,都叫他“白面太岁”,此人专横跋扈,自小娇生惯养,又极其自傲,根本不把佃户的姓名当人命,逼租子,放高利贷这些事情,都是他一手办理的,手下血债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