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金毛犬伏击得手,韩世忠轻骑突进

 晨雾裹着冲天的杀气在山谷间游荡,一天时间已经过去,李寒笑在少华山上布下了不少于七道临时防线,严阵以待。 

 时间仓促,李寒笑不能做得了太多的准备,但这些也已经够了。 

 而王舜臣在山下看到时间已经到了,少华山上的匪徒还没有一个人下山,他就已经明白了这些贼寇的选择,他们要的是一战。 

 “全军上山!攻打少华山寨!” 

 既然如此,王舜臣他也就不客气啦,率领大军向少华山上进发。 

 当王舜臣的赤色帅旗插进断魂崖下三尺深的冻土时,惊飞了枯枝上最后一只寒鸦,天色尚早,太阳的光芒还没有完全放出。 

 按说此时应该非常的宁静,然而三千先锋军铁甲铿锵,战马喷着白气在碎石道上焦躁踏步的声音却已经打破了清晨的这片宁静。 

 王舜臣在山上短暂停留,随即分兵,自己率领着中军压阵,叫部下率军前行。 

 当先开路的是其先锋官贺勤 此人是一条雁北大汉,论身板儿,恐怕是不比“花和尚”鲁智深和卞祥要差,手里倒提二十六斤的浑铁鞭,鞭梢铜环与铠甲碰撞发出细碎的响动。 

 就是那“双鞭”呼延灼的双鞭,也只是各十几斤的重量而已,这贺勤的实力可想而知,并不简单。 

 这位满脸横肉的悍将舔了舔开裂的嘴唇,望着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关墙,突然挥鞭劈碎脚边青石:&34;儿郎们!午时前踏平这山窝子,本将要拿那什么劳什子九纹龙的脑袋当夜壶!&34; 

 这位贺勤作为西军老人,是个猛将,一向都是能征惯战。 

 但是他有个毛病,那就是为人极其残暴,只要是打仗,他必然杀降兵,从来不留俘虏。 

 一般来说,战争是残酷的,是要流血死人的,而首当其冲身受其害的就是士兵了,侥幸没有死在战场上却被敌军俘虏后,又要面对不可知的命运,一般来说很少有对已经放下武器投降的士兵大开杀戒的,因为古人都认为杀降不祥,既有伤天和,也有损己方的形象,甚至会带来不少麻烦。 

 像是白起、项羽这些历史上著名的杀降者,也都是迫不得已,因为军粮不够吃,像是后世的明初开国名将常遇春也喜欢杀降,他和徐达在池州之战中大败陈友谅后生擒敌军三千人。 

 但那是因为常遇春认为:“此劲旅也,不杀为后患。” 

 所以他不顾徐达要报告朱元璋的反对趁夜杀死一大半降卒,“先以夜坑其人过半”。 

 而这小子可不是,纯粹的就是残暴成性,而且他的军队军纪那也是最差的,对敌人就不说了,对于自己国家的老百姓他们也是动辄烧杀抢掠。 

 他原本属于姚家将军队之中的将领,因为所作所为有一仗杀俘虏的行为实在是太过火了,连三岁孩子都没留,被人弹劾了,姚平仲就把他发到了关中暂时避风头。 

 就因为这个,他在西军里面的人缘极差,名声几乎没有下降空间,要不是老上司姚平仲保着他,不知道早有多少人来找他寻仇了…… 

 贺勤话音未落,崖顶忽响起“花和尚”鲁智深炸雷般的笑声。 

 只见那胖大和尚在一株虬松旁边大喊大叫,袈裟被山风吹得猎猎作响,手中镔铁禅杖往崖壁重重一磕:&34;贺泼才,洒家这断魂崖的断头酒,怕你狗肚子消受不起!&34; 

 “花和尚”鲁智深当年也与此人相识,只是“花和尚”鲁智深对于这个残暴不仁的王八蛋也没有一丝好感。 

 此时鲁智深认出来了贺勤,贺勤却没有认出来鲁智深是谁,毕竟鲁智深现在是个秃头老亮的和尚打扮,和他印象中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下那个叫鲁达的提辖官形象简直是天差地别。 

 不等贺勤发问,鲁智深禅杖一挥,山上早已经准备好的碎石簌簌而落间,十二架改良床弩在断魂崖顶同时咆哮。 

 这还是“神机军师”朱武往日里的功劳,由于有一阵子西军内部被朝廷里面的奸臣所针对,军饷被克扣,出现了严重问题,所以真有些胆子大的西军为了换钱,把一些军械悄悄的给卖了补贴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