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九纹龙偷香窃玉,李寒笑无奈指婚

 而如今的时间线还没有到达他们父女俩被那贺太守强逼的时候,是王义带着女儿去华州讨生活的路上,结果就遭遇劫匪了。 

 他那女儿还非常的漂亮,要不然原著里面那作为一州太守的贺太守也没有必要强行纳了王娇枝为妾室啊,人家一州文官之首,还不是什么好人,能缺女人吗?要是姿色不行他也看不上啊! 

 这就让那些土匪起了歹心不是! 

 此时“九纹龙”史进大喝一声,杀奔过来,身骑高头大马,本来他就是个年轻小伙子,丰神俊朗,练武,身板子还好,还有青龙刺绣。 

 此时在这两父女眼里,看着就好像是天神下凡一般,大救星啊! 

 还有特别是那王娇枝,看着那“九纹龙”史进的青龙刺绣,还犯起了花痴。 

 毕竟,这刺青在当时不算是“社会人”的象征,而是时髦的,是文化。 

 比如是“浪子”燕青,原著里就说了,其“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刺了遍体花绣,却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凤凰踏碎玉玲珑,孔雀斜穿花错落。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这不是刺青,在当时那就是艺术品! 

 而且,在《水浒传》原著里面中纹身的好汉大有人在,“花和尚”鲁智深“背上刺着花绣”;史进身上“刺着青龙”;“短命二郎”阮小五胸前刺着“青郁郁一个豹子”;“病关索”杨雄“露出蓝靛般的一身花绣”;“双尾蝎”解宝“两只腿上刺着两个飞天夜叉”;“花项虎”龚旺&34;浑身上刺着虎斑,脖项上吞着虎头&34;。 

 事实上,刺青的民间化也是始于唐朝,不但底层人士喜欢,文人也喜欢。 

 据说晚唐在荆州有位叫葛清的人,他是白居易的狂热粉丝,在他身上自脖子以下刺了三十多首白居易的诗,同时还配有插图。 

 可见,唐朝人并不排斥纹身,这与唐朝的建立者也不无关系。唐朝的统治者李氏,本身就是鲜卑与汉人血统混合的后人。 

 唐帝国的建立,无论在文化还是血统上,都代表了一个大融合后的新生民族。 

 到了北宋之后,纹身在文人墨客中间不再流行,而在社会底层人士却比较流行,比如在《水浒传》中,李师师是宋徽宗的爱姬,其生活品味的高雅,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可是她却对燕青的纹身爱不释手,由此可见,燕青的一身花绣应该是极为漂亮的,足见其当时的流行程度,不亚于琴棋书画等高雅艺术。 

 北宋的刺青艺术,俨然成了当时最为流行的时髦行为,众多男子都以自己有刺青为荣,甚至有不少浮浪子弟,纹了刺青后,天天光着膀子在大街上闲逛,用以炫耀满身的花绣。 

 再加上史进本身长得也不错,其身板也阳刚康健,能不让少女喜欢吗? 

 史进当先两刀,劈倒了两个贼人,以他的本领,想要杀这几个家伙那简直是比吃饭喝水还简单,几刀下去,那几个家伙就回老家了。 

 “二位莫怕,我们……” 

 史进这边解决完了敌人,转过头来再看那父女俩,却被人家王娇枝的颜值给吸引了。 

 因为刚刚经受了惊吓,那女孩儿被月白襦裙却绊住脚踝,整个人歪在狼藉的草丛里面。 

 尽管如此,也是不失其天生丽质,史进定眼一看,这才看清她耳后垂着两条鸦青发辫,发梢系着碧玉珠子,随她慌乱的喘息在颈间晃出碎光。 

 许是方才受惊太甚,两汪泪水正顺着她微鼓的面颊往下滚,倒把鼻尖沁得通红,倒像三月里沾了晨露的新杏。 

 &34;姑娘莫怕。&34; 

 “九纹龙”史进只感觉自己有点儿窒息,心脏砰砰直跳,但是他话刚出口就暗悔唐突。 

 那少女仰起脸时,暮色正笼住她湿漉漉的睫毛,琥珀色的黄昏在她眸中凝成两丸颤巍巍的琉璃。 

 分明是十七岁的年纪,偏生着孩童似的圆颌,嘴角天然上翘的弧度被泪痕浸得愈发鲜润,她攥着裙角的手指细如荷茎,指甲盖泛着贝壳似的粉晕,倒比画上那些仕女还要多几分天然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