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开疆拓土(第3页)
当地那些原本拥有一定权力的部落首领,首当其冲地跳出来反对。
他们深知,种姓制度一旦确立,自己的特权将被大大削弱,于是纷纷暗中串联,试图组织起反抗力量。
其中,北方的一位名叫阿古鲁的部落首领,凭借着自己在当地的威望,召集了一批死忠之士,准备与汉军决一死战,以扞卫他们原有的权力和地位。
普通民众也对这一制度充满了抵触情绪。
他们早已习惯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对于突然被划分到不同种姓,失去了自由选择生活和职业的权利,感到十分不满。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民众的抱怨声和抗议声,社会秩序更加动荡不安。
此时正值雨季前夕,闷热的天气让民众的情绪愈发焦躁,抗议声在闷热的空气中不断发酵。
此外,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也成为了推行种姓制度的一大阻碍。
大汉文化与摩揭陀国本地文化截然不同,当地民众对大汉的文化礼仪、价值观念十分陌生,甚至抱有敌意。
他们认为汉武帝推行的种姓制度是对他们原有信仰和文化的践踏,这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面对这些重重阻力,汉武帝毫不在意,一群蛮夷而已,快刀才能斩乱麻,无需跟他们多费唇舌。
他首先加强了军事部署,在各个重要据点增派兵力,对那些企图反抗的部落形成强大的军事威慑。
同时,他派出使者,与阿古鲁等部落首领进行谈判,一方面晓之以理,向他们阐述种姓制度对于整个摩揭陀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动之以情,承诺在新制度下,他们依然可以保留一定的地位和权益。
湿琉,凭借着对阿古鲁等部落首领的了解,为使者们提供了诸多宝贵的谈判策略,使得谈判能够顺利推进。
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阿古鲁等部落首领最终被说服,放弃了武力反抗。
而刘彻,则是将目光投向了水土更加丰饶的摩揭陀国南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