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干货(第2页)

 想到这里,姜以清突然灵机一动,“爸,咱可以在鱼富村收点晒干的海货,然后等下次回家,带回去卖呀。” 

 姜以清记得,昨天翟支书家院子里就晒了不少鱼干和海带吧。 

 她把这些东西低价收起来,带回s省去卖,应该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楚援朝闻言也笑道,“这个可以有。” 

 “咱们那边,平时也见不到啥海货,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厂里才会发点海带,我才能带回家,让你妈她做汤喝呢。” 

 俩人越说,越觉得这里头有的赚。 

 当下,姜以清也顾不得细细品尝鹏城早茶了。 

 跟卖早茶的老板一结账,又要了点餐巾纸把嘴角的汤渍擦干净,俩人就到附近的公交站,坐车赶往了鱼富村。 

 鱼富村这边,翟支书早早的便带着想帮忙盖房子的人等在了村口。 

 一直到上午九点多,才看到姜以清公媳二人,从城里来的公交车上跳下来。 

 “让您久等了叔,主要是路上被咱们本地的美味早茶给勾了魂,所以才来迟了。”姜以清不好意思的说。 

 翟支书摆摆手,不在意道,“能勾走你们的魂,可见咱们鹏城的特色还是挺吸引人的,我这个老本地人高兴还来不及呢。” 

 实际上,鱼富村虽然离的市区近,翟支书也时常坐公交到市区采买,但他还真没品尝过本地的早茶呢。 

 说起来,这也是件非常无奈的事。 

 近些年,鹏城积极响应国家经济发展号召,城区肉眼可见的飞速发展了起来。 

 但这一飞速发展之下,始终让鹏城周边类似于鱼富村这些小村庄,有一种精神在接受前卫思想的洗刷,但生活仍没有发生太大改变的割裂感。 

 除了那些早早被城里的花花世界勾去打工的年轻人以外,村里一些上年纪的人,其实对城区所发生的灯红酒绿没有太大的感触。 

 就好比翟支书,姜以清跟他说鹏城的早茶好吃,他也能由心底散发出一股身为鹏城人被认可的自傲感来。 

 但更多的感触,说实在话,他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