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名声大噪(第3页)

 除了共同出资建厂,生产赖式火药以及相关各型炮弹之后,楚辰还启动了自己的海军扩充计划。

 目前福建和宝岛的造船厂,虽然随着德国设备和技术的引入,已经逐步可以建造6-7千吨级的战舰,但是上万吨的巨型战舰还是很难。

 因此,楚辰用德国支付给他的一千万两白银,主要用于在德国订购四艘比德皇号还要大一些的万吨级战列舰。

 但是建造工期必须在两年之内,也就是说,1882年4月之前,四艘军舰要正式交付福建水师使用。

 对于这

一点,德国欣然答应。

 原因在于,德国陆军扩张,用于海军的造舰费用根本不够。未来几年的造舰计划主要以6-7千吨级以下的战舰为主。

 这样的一个坏处就在于,德国的造船厂没有大型订单来养活自己,同时也影响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现在楚辰的四艘战列舰,就够几个造船厂忙活了。

 但是楚辰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亲自设计新型战舰。

 经过与造船厂人员将近半个月的磋商,新的军舰设计终于定了下来。

 虽然德国军舰设计师感觉楚辰设计的军舰样式,有些异常,可是在楚辰的坚持下,造船厂只能以楚辰的要求来建造。

 在这之后,楚辰登上在德国经过改装的定南号,这一次改装,定南号换装了新式的12英寸也就是305毫米后膛炮。

 而最之前楚辰和巴兰德购买的军舰,以汉萨号为蓝本的4000吨级的平南号,也一随楚辰回国。

 就在楚辰经过海上漫长旅程的时候,楚辰与俄国修约签约、与德国进行深度合作的消息,在国内外各大报纸上疯传。

 一时间楚辰名声大噪!

 欧洲各国最大的感受,就是楚辰完成了一次不可能的任务,竟然让俄国将吃进嘴里的肉吐了出来。

 国内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片沸腾。楚辰的出使,与之前完颜崇厚的出使,简直形成了鲜明对比。不仅收回了土地,还扬了国威。

 可是在一片赞誉声中,却有一股暗流在涌动,目标直指与德国进行深度合作的楚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