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传之魂断敦煌(番外+彩蛋)(第2页)

在决定提笔撰写仙侠小说之前,我满怀热忱,精心构思,洋洋洒洒地将故事走向与梗概铺陈至五百多章。可当我以读者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份凝结心血的成果时,内心却泛起一阵难以言说的失落与尴尬。这些情节在脑海中原本精彩纷呈,此刻看来,却显得幼稚可笑。毕竟在网文的浩渺烟云中,这般故事俯拾皆是;仙侠小说领域更是作者云集,竞争惨烈程度超乎想象。想要在这片红海之中闯出一片天地,简直难如登天。

论名气,我比不上那些资深大咖;谈粉丝数量,更是望尘莫及。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作者,又怎敢奢望平台会给予大量推荐?如此形势下,这部小说若按原计划推进,扑街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除非我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弦易辙。

此时,我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幼稚、肤浅且自我。于是,我决定沉下心来,先潜心研究其他优秀作者的创作思路,同时深入探寻小说受众的喜好。毕竟,能被大众喜爱的小说,才具备真正的价值。但这绝非盲目迎合市场,而是为了创作出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这对初涉文坛的我而言,是关乎生存的当务之急。

于是,我毅然决然地推翻了之前撰写的全部梗概,重新出发。在创作过程中,我时刻关注读者的反馈,以此为依据实时调整写作手法与重点人物的塑造。

无论是网文还是传统小说,本质上都是在讲述人物的故事。只要紧紧抓住人物这条主线,让所有情节围绕人物展开,创作方向就不会偏离正轨。

所以,当小说不火时,切不可简单归咎于讲故事的能力欠佳,毕竟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创作的旅程中,读者的反馈就像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作品的模样。无论是收获的赞誉,还是接收到的批评,都是珍贵的指引。除了那些毫无价值的言论,但凡涉及小说情节铺展、人物形象塑造的评论,都如同散落在地的珍珠,成为日后创作时必须斟酌考量的关键因素。

起初,我计划《游龙传之魂断敦煌》更新至15万字便收尾。然而,当创作进度抵达15万字时,我惊觉故事远未讲完,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继续更新到了20万字。

此时,我已然沉浸在这个故事里,欲罢不能。其中有一段情节,主角在海外游历,每一个章节讲述他在不同国家的奇妙经历。

但随着创作的推进,我逐渐意识到问题所在。这样的叙事节奏使得故事推进过快,主角频繁施展大招,陷入类似“奥特曼打怪兽”的单调循环,让故事的精彩程度大打折扣。为了丰富故事内涵,我融入了保家卫国、侠之大义的思想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