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换膜
钟广鑫急匆匆地从楼上跑下来,脚步有些踉跄,仿佛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在催促着他。他一把拉住她的胳膊,用力地将她往屋里推,同时说道:“快去屋里呆着,别出来,来的是士兵,我去开门。”
她有些诧异,但还是顺从地走进了屋里。钟广鑫迅速转身,快步走向大门。这座楼的猫眼位置有些尴尬,无法看到院子的铁门外,因为院子的围墙比楼的大门还要高出一些。
然而,就在刚才,钟广鑫在二楼丈量尺寸的时候,偶然间瞥见了外面的来人。他看到两个身影在风雪中艰难地站立着,被狂风吹得几乎睁不开眼睛。
外面的风雪异常猛烈,像是要吞噬一切。站在外面的人,不仅要承受刺骨的寒风,还要面对漫天飞舞的雪花,视线完全被遮挡。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想要交谈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当钟广鑫打开门时,那两个士兵毫不犹豫地跟着他走进了屋内。仅仅是在院子里来回的这一小段时间,钟广鑫暴露在外面的眼睛、眉毛上,甚至都已经结上了一层薄薄的小冰凌子。
赵晓慧见状,心中一紧,连忙拿起一条毛巾,快步走到钟广鑫身边,温柔地为他擦拭身上落下的雪花。她的动作轻柔而迅速,生怕让钟广鑫再多受一点寒冷。
接着,赵晓慧又赶忙拿了两条毛巾,递给那两个士兵,关切地说道:“快擦擦吧,别着凉了。”
两个士兵感激地接过毛巾,他们的声音还带着受冻后的冷颤,但依然不忘礼貌地向赵晓慧道谢。
室内的温度异常寒冷,仿佛能穿透人的骨髓一般。尽管如此,暖炕和灶台里熊熊燃烧的火焰,还是给这个房间带来了些许暖意。与室外的严寒相比,这里的温度确实要高一些,至少在灶台的火持续燃烧的情况下,屋内能够保持在零下十度左右的低温。这样的温度与室外的温差至少有二三十度,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当两个士兵踏入房间时,他们立刻感受到了这股温暖的气息。那股寒冷的感觉就像被一股暖流瞬间驱散,让他们忍不住舒舒服服地呼出一口热气。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海南这样温暖的地区,突然体验到了东北冬天的严寒一样,让人既惊讶又不适。
待两人稍稍缓过神来,脸上的面罩也因为温度的升高而稍稍松开一些后,赵晓慧终于开口说道:“你们带水壶了吗?我们家里烧了热水,给你们倒点吧?”她的声音中透露出对士兵们的关心和热情,希望能为他们驱散一些寒冷。
两人的水壶是随身带的,但那种保暖壶也扛不住外面这么低的温度,刚出门的时候还稍微带了点热气,过会儿还没喝两口,就冻成冰坨子了,听到有热水,两人连忙边道谢边解开衣服,拿出裹在里面的水壶,但哪怕是衣服里面,赵晓慧接过水壶的时候,还是被冰冷的温度冻了下。在这个区域,有两个士兵负责日常的巡查工作。通常情况下,他们并不会从车上下来,而是仅仅在车上进行观察和巡逻。然而,今天却出现了一个特殊情况——那辆车竟然熄火了!由于低温的影响,车子根本无法再次启动。
这两个士兵之所以会来敲门,其实是因为前两天钟广鑫向他们打听购买农用膜的事情。钟广鑫表示自己家里之前在废墟中翻找出了一些这种农用膜,并在楼上开辟了一个种植区。如今,这个种植区已经有了一定的收成,所以他希望能够用番茄和辣椒来换取更多的农用膜,以扩大种植面积。
对于钟广鑫提出的交换条件,士兵们其实有些犹豫。毕竟,现在种植园那边的物资也并不充裕,现有的一些物资还是跟随医疗物资从中央下发过来的。他们自己都面临着物资短缺的问题,又怎么可能轻易地将农用膜换给民众呢?
但是,如果只是用积分来进行交换,上面可能还会稍微考虑一下。然而,钟广鑫提出的是用蔬果来交换,尤其是番茄,这种作物还可以留种,这就使得情况变得有些复杂了。面对这样的交换条件,士兵们实在是难以像之前那样果断地拒绝。
不说地震吧,从极热以来,蔬果就已经是稀缺中的稀缺之物了,那膜个家庭用,又不是大面积的种植,搞个几米应该差不多了,于是上面稍稍商议了下,就同意了,至于最终能换多少,就要看他们能拿出多少东西来,以及上面最终能从牙缝里挤出多少了。
今天两个士兵过来,就是先取货,到时候再来送货的。
这两个士兵中,有一个是赵晓慧他们所认识的,正是当初与徐哥一同负责他们这个迁徙队伍的小兵,名叫钟兵。赵晓慧对他的印象颇为不错,因为这个年轻人年纪尚轻,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无论与谁交谈,都显得十分亲切和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