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眉道师上官笑松

契机-地府赴约,荣膺降魔(第2页)

 鬼使踏上一座破旧不堪的石桥,桥身摇摇欲坠,每走一步都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崔正英师徒三人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阳中看着桥下的惨状,眉头紧皱,低声道:“师父,这些鬼魂好可怜。”崔正英微微点头,轻叹道:“皆是生前执念太深,无法解脱,才被困于此。”

 过了忘川河,一座阴森的城池出现在眼前,城门上刻着“酆都”二字,字体血红,仿佛是用鲜血写成。城门口,两个身形高大的鬼卒把守,他们青面獠牙,身披黑色重甲,手中的长枪闪烁着寒光。鬼使出示令牌,鬼卒放行,众人进入城内。

 城内街道昏暗,两旁的建筑破败腐朽,门窗紧闭。偶尔有几个鬼魂飘过,他们身形虚幻,眼神空洞。街边,有一些鬼差在巡逻,他们身形飘忽,手中拿着铁链,一旦发现有不安分的鬼魂,便会迅速上前制服。

 走着走着,来到一座宏伟的宫殿前,宫殿大门紧闭,门上刻满了奇异的符文和狰狞的鬼脸。鬼使上前叩门,片刻后,大门缓缓打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踏入宫殿,殿内灯火摇曳,墙壁上镶嵌着散发着幽光的宝石。正前方,一座高大的座椅上,阎君端坐在上。他头戴冕旒,身着黑色长袍,袍上绣着金色的符文,面容威严,不怒自威。在他两侧,站着数位地府官员。

 右侧首位,是一位身形消瘦的通判。他面色蜡黄,犹如久病未愈之人,一双三角眼眯成一条缝,透着精明与算计。身着灰色长袍,上面用黑线绣着密密麻麻的符文,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生死簿,簿子的封皮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左侧,一位牛头人身的鬼差格外显眼。他身高丈余,牛头硕大,双角弯曲锋利,泛着冰冷的光。全身覆盖着一层黑色的毛发,肌肉隆起,充满力量感。手持一把巨大的钢叉,钢叉上血迹斑斑,散发着一股血腥之气。

 再往后,还有马面鬼差,他马脸狭长,双眼通红,咧着嘴,露出一口尖锐的獠牙。身着红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腰带,上面挂着一串铃铛,走动间发出清脆的声响。

 崔正英师徒三人赶忙上前,恭敬行礼。阎君微微抬手,声音低沉却充满威严:“三位不必多礼,此次请你们前来,是为嘉奖你们降妖除魔之功,更是想与你们共商阴阳之事。”一场关乎阴阳两界的对话,在这地府的宫殿中,缓缓拉开帷幕。

 阎君端坐在石桌的首位,他头戴冕旒,身着黑袍,面容威严而庄重。在他的两侧,分别坐着地府的通判和其他几位重要的官员。通判身形消瘦,面色蜡黄,一双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透露出一股精明的气息。他身着灰色长袍,上面绣着黑色的符文,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册子,似乎在记录着什么。其他官员们也各有特色,有的面容狰狞,有的神情肃穆,他们的服饰和配饰都彰显着他们在地府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