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有命火乐木南

第56章 要读圣贤书(第2页)

 闻砚对那位张师兄极为崇拜,只因那《太平策论》开篇的四句话。

 闻砚又将《太平策论》通读一遍,最后目光停留在了那开篇四句,久久凝视。

 末了,他合上书,揉了揉发酸的双目,微微闭目养神。

 片刻,闻砚睁开眼,默默看着桌上的那一盏摇曳不定的烛火,怔怔出神。

 自己是个读书人,读圣贤书的读书人。自己身有八尺躯,理应也有凌云志!

 可是……闻砚思绪万千,飘荡不定,神游万里归途。

 父亲于自己五岁便逝世了,母亲没有改嫁,一个人将自己拉扯长大,省吃俭用供自己读书。

 母亲对他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有读书,当了大官,才能改变家中寒酸的现状,过上好日子。

 于是自己拼命读书,想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九岁,参加县试。

 许是自己天资聪颖,一举夺魁,成绩名列第一。

 那场县试的第二名是位跟自己差不多年岁的女孩,姓孔,名清青。

 县试后,那个名叫孔清青的女孩过来找自己,问他愿不愿意跟她一起前往中州的那座清白书院求学。

 自己听学堂先生说过清白书院的大名,回家问了问母亲的意见,母亲点头支持,拿出了家里全部银钱交给他,支持他去求学。

 他握着母亲给的银钱,在父亲坟前跪了一夜。第二日,便跟着孔清青前往清白书院求学。

 在书院的入学考试,也是院长的收徒测试中,孔清青第一,自己第二,他们双双被当今院长孔长秋收为亲传弟子。

 书院院长孔长秋收徒时,只对他们说:“要读圣贤书。”

 自己年长一岁为师兄,孔清青便成了自己师妹。

 后来才知道,孔清青竟然是院长的亲生女儿,在外求学,参加县试,只是历练。

 一日,先生问他为什么要读圣贤书。

 他如实回答:入朝为官,让自己与母亲可以过上好日子。

 先生并未责怪他,只是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谋心不谋生。

 书院求学期间,母亲于家乡病逝,自己辞学归乡一年,为母亲守孝。

 他在父母坟前筑起一间草庐,边读书边守孝。

 这一年,蛮族侵犯边疆,边境烽火连绵,百姓苦不堪言。

 自己第一次觉得:读书!读圣贤书!是要一定做些什么的!不是为自己!

 自己不明白这是文人的抱负,还是儒士的责任,又或许只是对于青史留名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