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有命火乐木南

第84章 当仁,不让于师(第3页)

 闻砚认真看着先生,想了想后,又用力点头。

 孔长秋又言道:“如此这般,那么道理随这个世道而不断变化,而圣贤书上的道理却不会变化,所以……”

 先生故作停顿,等待着学生的回答。

 闻砚答道:“所以,圣贤也有犯错时,人人皆有犯错时。”

 孔长秋欣慰点头,言道:“既然包括圣贤,人人都会犯错,那么自家先生又如何呢?”

 “换而言之,先生告诉学生的道理,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闻砚听到这个问题,呆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孔长秋继续言道:“先生与学生,虽身处同一个世道,但所读的圣贤书不同,自身的阅历也不同,那么学生又该如何去相信先生的所说道理呢?”

 闻砚低头沉思,小声喃喃自语:“这也恰恰印证了道理因人而异。”

 孔长秋看着沉思的学生,笑了笑:“所以,便要学生于这个世道人心中,去验证先生的道理。”

 闻砚抬头,眼中闪着光亮:“先生坐而论道,学生起而行之。”

 孔长秋点头,言道:“先生有先生的道理,学生也有学生的道理,既然都有道理,那便要看看谁的道理,于这个世道人心而言更有作用了。”

 “我行之事,即为我道。”

 “我心所想,即为我理。”

 孔长秋神情温和,但眼中却露着肃穆的光:“先生的道理,学生不妨先听着,再去世道人心中,去寻找自己的道理。”

 闻砚突然问道:“如果到头来,先生的道理是错的,而学生的道理是对的呢?”

 孔长秋笑着反问:“学生说呢?”

 闻砚看着先生,自问道:“学问之争,当如何?”

 先生笑着不回答,等待着学生的回答。

 许久,学生心中终于有了答案,神情难掩激动,正视着自家先生。

 “学生心中有了答案,不知对错。”

 “且说来听听。”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学生猛地站了起来,大声答道。

 先生抚须长笑,赞叹道:“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