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有命火乐木南

第153章 故家乡(第2页)

 张衍皱眉凝视着咳出的鲜血,便见到血中好似有血色雷光闪烁。

 他擦去嘴角血迹,也未想那么多,便只当是上次大战中所留下的后遗症。

 他摇了摇头,站起身来,也不再躺着了,缓步走到窗边,长长呼出一口气。

 张衍双手撑在窗台上,凝视着那一轮如血的残阳。

 夕阳西下,映红了半边天空。

 张衍望着那一轮残阳,怔怔出神。

 他恍然想起,在阳州那座不高的太平山上,有一座太平观,夕阳西下时,总有一个老道士躺在徒弟打造的小竹椅上,晃晃悠悠,悠闲的晒着太阳。

 老道士的身旁,总是蹲着一个叼着狗尾巴草的小道士,漫无目的的看着那轮残阳。

 他没有家乡,那座太平山便是他的家乡。

 他没有亲人,那个老道士便是他的亲人。

 他也没有家,那座小道观便是他的家了。

 张衍眸中泪光莹莹,应是被那如血的残阳刺了眼眸。

 他抬手摸了摸脸上的湿润,喃喃自语:“师父……狗徒儿……想回去看看。”

 曾几何时到如今,那个太平山上的小道士,成了如今君临天下的帝皇。

 小道士下了山去,成了皇帝,就再没有回去过家乡。

 张衍自言自语:“明个不上朝了,要回去看看。”

 ——————————

 夕阳西下,明月东升。

 御书房内,闻砚一人端坐在书桌前,静静看书。

 其实,他在玄皇城中是有一座府邸的,只是天下初定,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只得暂居在御书房内。

 反正……那偌大的府邸中也只有自己一个人而已,也没必要再回去了。

 闻砚读的书还是那一本不知通读了多少遍的《太平策论》。

 悠悠烛火,映着他认真读书却略显苍老的脸。

 闻砚又将《太平策论》通读一遍,最后目光停留在了那开篇四句,久久凝视。

 末了,他合上书,揉了揉发酸的双目,微微闭目养神,任由思绪飘飞。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他飘飞的思绪。

 “闻先生,在不在?”门外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

 “嗯?”闻砚有些意外。

 明月高悬,天色已晚,夜色正浓,是谁会现在敲门来找自己?

 闻砚打开房门一看,发现门口站着一个身穿华服的孩子。

 那孩子眉清目秀的,瞧着不过四五岁的模样。

 他认得这个孩子,张衍的第五子,大玄的五皇子——张子坎。

 闻砚蹲下身,摸着张子坎的脑袋,温和的笑道:“小水呀,这么晚来找先生是有什么事啊?”

 “我在宫中玩儿呢,然后有个漂亮姐姐,交给我一封信,让我送交到闻先生手上。”张子坎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在闻砚面前扬了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