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献祭(第2页)
只有不停的向前走。
他不知道这片山回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仿佛一年四季都是冬天,是不是有红实的金银木和天目琼花,整个冬天都开不败。
南方的皮靴还是不好用,底弱皮薄,不适合在冬天走东北的路。寒气渐渐从地上渗进身体来,远处,目力可及的地方还是白色,苍白无垠的雪色绵延千里。
太白了,他的眼睛有些晃,像是雪盲。
张启山用一支粗木棍子当登山杖使,又折了一把晶红的忍冬果子捆在棍梢,盯着红色看一会儿又好受些,
他担心,自己会被雪封在长白山里。
这大概是张家公馆除夕夜里,最年长的客人。
副官平日坚毅的眉梢眼角竟也软下来,看着母亲在灶火前忙,熟练的剖开新鲜鳙鱼,和着红汤下辣子,自己帮不上忙,只能在一旁端着碗,像个孩子。
大年三十,除夕。
在外人看来或许可笑,围着一大桌吃年夜饭的,只有一对是母子。
“佛爷,好吃吗?”
张启山吃着碗里的鱼肉,水煮活鱼的汤用铜锅炖的热热的,火红的辣子上下翻滚,辛香四溢,让人不由得食欲大动。他看着对面慈祥殷切的老妇人,不假思索的咽下一大口。
“好吃。”
老妇人笑了,枯槁的脸庞堆出一道道风纹,眼睛红红的点点头。张启山看副官有些拘谨,没说什么,给他倒了杯酒,让他好好吃顿年夜饭。
年轻的时候军队调动来到长沙,自己的年好像就是这么过的。年前要拜访各个外国使馆和大商会,收一些东西又送出去,桌子上堆的公文少了,换上的是一大叠军要间互通寒暄的黄皮书信。
每当看到这些,才发觉长沙城里的一年又过完了。
副官怕自己在家过年身边没个亲信,硬是带着老母亲坐了火车从湘潭赶来长沙,副官青年时便跟在张启山身边,和自己母亲待在一起的时日还不如和他多。
年桌上剩下围着的都是管家、下人和参军不久的小兵伢子,张启山没架子,加上他们本来和张家就亲,又逢喜事人胆壮,一个个的都粘着张启山敬酒。老妇人说过年了要给小伢子们发压岁钱,囧的副官脸红的像块猪肝,底下的人却乐不可支,笑得满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