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这是耙耙柑(第2页)
【老头与狗】:“大家都说网络购物搞垮了实体店铺,但不得不说,电商做得的确很出色!”
【果味】:“是啊,当初那些大公司推出网上买菜平台时,网友们都骂声一片,为那些线下摊贩抱不平,想想真挺讽刺的。”
“总共查了几个摊子?”
跟拍大哥一边跟着方菡箐走,一边问出了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只剩下了11块钱,这次又是七两秤。”
方菡箐一时语塞,心中对方刚遇到的这些水果摊和其他零售商的做法感到困惑。
难道这些商家都默认将电子秤调整成不足数,都是七两或者八两秤吗?
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之前从未意识到这一点,为何大家都愿意不诚实呢?
就是因为小本生意挣得少?
夜市摆摊卖出25一斤或35半斤的价格,每晚也挺能赚的啊?
不仅是贵,还总短斤少两。
方菡箐和一直在看直播的网友们渐渐看明白了市场里的真面目。
原来所谓的小本生意、朴素商人都有黑心的一面!
“小姑娘,那边有些丑橘,你有兴趣看一下吗?”
跟拍大哥发现旁边有一个穿雨衣的老人家,好像正打算在那儿待上整个晚上。
方菡箐回头望去,看到了路旁堆着的大颗丑橘,还有卖它们的老农。
好。
还没从老人手里买过水果。
“大爷,您的丑橘多少钱一斤?”
老农操着地道口音回答道:“这是耙耙柑,特甜,15元一斤。”
方菡箐点点头,在她利索地挑完后,看见老人拿了一个传统秤砣杆秤出来称重。
“嘶”
“这种秤可不容易看懂。”
对这样的古老杆秤,方菡箐不太熟悉,短时间内根本不清楚到底有多重。
【残心念爱】:“我早前就有点担心这类无法直接看出重量的秤会有问题,现在看来更有可能了!!”
【清风不解语】:“平时我不太会去看这种传统秤的结果,希望他这次别再缺斤少两啦!不然我能怎么办啊!!”
【爱吃甜筒的猫】:“分享一个小故事:有个姑娘下班路上看到一位卖冰糖葫芦的老人家可怜巴巴的样子,于是多买了几串回去。结果回家才发现全变质了。人家看起来可怜兮兮,实际上心里却在笑话别人的好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