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舌战群儒(第3页)

 不得不说,作为年轻一代的翘楚,对于儒家经典,在场儒士,他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除了穿越来开挂的李长河。

 孔志约整理衣裳,然后朝着李长河行礼,然后道:“请。”

 “礼乐为先,复有规则,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方才有世界昌明,人心乐善,五谷丰登,万物有序。”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男女有别,为社稷根本,男治外事,女治内事......”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为人所弃,以礼制欲......”

 孔志约侃侃而谈,理论观点清晰明了,比之前所有与李长河辩论的儒士都厉害,其语言似有将李长河的观点完全推翻之意。

 当他说完后,李世民没有鼓掌,但是裴寂、王绩等人却随之鼓掌,而后众多儒士弹冠相庆,似乎觉得胜券在握。

 但李长河害怕吗?不,他完全无惧。

 拂了拂肩膀褶皱,李长河道:“孔圣尊周礼,但周礼本质却是“以人为本”,西周中原,男女可在仲春之月自由相会,尽情欢娱,因为周代商八百年,天下大同,礼乐兴盛!”

 “礼乃仁之外形,夫子曰: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所以义为最高原则,礼若违此原则,则礼要改。”

 “此乃损益,即变化进步。”

 “礼从最开始便是社会政、商、文化的综合体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周因于殷礼,所损益。礼总是在前代的基础上继承变化的,这是规律。”

 “孔圣尊礼,是因为礼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文明。”

 “一代有一代的文明,亦有一代之礼。”

 “而有唐一代,也该有自己的礼!”

 “若妇女溺水而不施救,是与豺狼无异,男子窥视妇女的身体,自是好色无耻,但救人性命者,查看妇女身体,则不违反戒律,因生之伟大。”

 “吾李仁心,通变在心,不离其义,无愧于仁!”

 “为何辩论,尔等皆不胜我?因为真理往往需要自己去思考实践得出,而并不该是拿来主义,直接用别人的想法来替代自己的想法。”

 “而我对原则的坚守,更不是尔等可以比拟。”

 振聋发聩的声音,震撼了每个人,也将李长河自己新潮的思想传输给在场所有人,新的哲理就此诞生。

 虽真理的诞生是漫长而曲折的,但只要是适应时代,那便是最强音。

 李世民心中激动,直接站起来鼓掌,连声说了三句好,手掌都拍红了。

 裴寂、王绩、孔志约这些传统儒士脸色大变,他们心中苦涩,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输了,不,是现在的儒学输了。

 因为这场辩论中,大唐最高权力之人,大唐皇帝认可了李长河,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有可能成为正统思潮,这对儒家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李长河看着四周的人,他想起了学医时发的誓言,他不禁念了出来:

 吾,李长河,字仁心。

 作为医师中的一员;

 庄严宣誓,为服务万民而献身;

 将病人的健康和福祉置于首位;

 将尊重病人的本心和尊严;

 将保持对人类生命的最大尊重;

 将不因年龄、男女、国别、种族、疾病难易、社会地位或任何条件来干预我的职责和我的患者;

 将尊重病人所托付给我的秘密,即使病人死亡;

 将以良知、尊严和高尚的行为践行我的职业;

 将维护医学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

 给予赋予我医学知识的所有人尊敬和感谢;

 将为了病人利益和医学进步分享我的医学知识;

 将尽我最大的能力去提供最好的服务;

 将不会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去谋害良善,谋求不义之财;

 以吾之名,郑重地、自愿地做出这些承诺,永生不改,至死不渝。

 誓言成,众人皆惊,这一刻,他们似乎看到了圣师的光辉在李长河身上闪耀。

 如此高尚的品德,仿若书中记载的完人。

 他们更不知道的是,这个宣言发出不久,便成了每个大唐医师的行医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