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论道乾坤(第2页)

 这倒是让傅奕等人出乎意料,玄奘合掌表示感谢,道门王远知也是点头同意。

 事情解决完毕,玄奘和王远知就要退下准备,但此时李长河拦住了两人,而后请玄奘来到皇宫内的一处花园亭子内,站定后,李长河道:

 “法师,我有疑惑,敢请解惑?”

 玄奘:“阿弥陀佛,施主请讲。”

 “一悲一喜一枯荣,这红尘俗世,众生苦,而佛门盛教化,教人从善,吾心亦往,但如今佛理却让人摸不着头脑,普罗大众难解其意,是这佛理高高在上,故不让解?还是说只是束之高阁的痴人说梦之言?”

 李长河话非常狠,但玄奘并未生气,而是低头思索。

 他想说些什么反驳,但似乎又觉得辩解之言太过苍白。

 “施主所言,是所存在,贫僧学佛已有数载,深知佛学本意良善,但研究愈深,疑问愈多,施主有此疑惑并不奇怪,愧哉,不能为其解惑。”

 “那法师知其为何吗?”李长河问。

 “如今大唐佛经并不完全,吾亦心向修真经!”玄奘悠悠道,脸上闪过一丝落寞。

 李长河朗然一笑道:“所谓真经,即为寂空涅盘之究竟法门,法师所言修,终究还是落了下乘!”

 “真经只能悟,修乃为了成佛,这是求,佛是求来的吗?”

 玄奘顿时脸色一变,伸手道:“施主请坐。”

 随即双方坐定,李长河继续道:“所谓悟,便是明白自己的性空,这是知!”

 “万物皆可知,一切皆有规律,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

 “修行是我们用行动去制约性空,而悟道是以性空指导我们的行动。”

 玄奘随即问:“不为了成佛,那为何会有佛门?”

 李长河继续道:“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但觉性不是人,觉性无生无灭,可显可隐,觉性圆满,即为佛教人相之佛,修者圆满而停,则非无量,若有量,则不为阿弥陀佛。”

 “正因佛法无量,才觉行无量,佛教以次第为分,乃为得道天成之道法,而道法如来不可思议,教人向善,即行慈悲。”

 玄奘不禁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深了我佛内涵,一步便可登堂入室成佛。”

 “可叹贫僧,站在佛门大道前,却不得入!”

 李长河嘴角扬起,他知道,他已成功激起玄奘的问道之心。

 “阿弥陀佛!法师不必如此,仁心所做也是为求一心安,投石击水,破砖引玉,既然法师不得佛理之匙,何不以实践助思?要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