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统购统销(第3页)

 史书记载,贞观元年天下大旱,所以如今应该早做打算。

 对此李长河建议是官方收粮,然后在灾情时候再释放,但具体的操作方法还需要斟酌。

 但让李长河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老师说出了一个方法,让李长河茅塞顿开。

 那就是粮食的统购统销。

 这也难怪,自己的老师也曾从困苦的日子走过来,经历过统购统销的时代,自然是比生活在新时代的李长河知道的更多。

 两人又确定了一些具体细则,随后政事堂内阁议事,李世民顺势将统购统销政策抛出。

 对此内阁又进行了一番激烈商讨,大多数人对此不赞成,因为这样会给脆弱的帝国财政造成巨大压力,而且他们认为统购统销政策会与民争利,不利于帝国统治。

 对此李世民端坐高台,先看他们争辩,最后看他们吵得差不多,一个眼神后,李长河站了出来。

 李长河自然是准备充分,从帝国财政,从国家发展,从百姓切身利益等多维度进行分析解释,表示此政策,一方面可以利用统购统销政策进行农业剪刀差,也就是暗税。

 这样帝国财政只需初期付出一点小代价,但后续对于帝国财政有很大的助力,缓解帝国财政压力。

 有了钱就可以发展帝国军队,保护帝国臣民,维护国家统治。

 还有就是利用统购统销政策可以较为均匀的分配粮食,这样的话,可以最大程度在灾难来临时保护百姓能够活下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如今帝国凋敝,粮食供应也是看看平衡,一旦发生大的灾难,一定会撑不下去。

 而就在这时,没怎么说话的首宰裴寂说了一句:“底层的粮食又该如何收取,若是国家按户逐一收取,那成本不是帝国可以承受的。”

 裴寂此话直中要害,虽然李长河和李世民很看不起他,但是不得不说,裴寂这个老狐狸该有的才能是有的。

 李世民看了李长河一眼,两人心中一定,这点,他们自然也有所应对,那就是基层百姓管理组织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