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404守夜人
第494章 天授璇玑证六合(第2页)
而他更是对这件青铜件的来历如数家珍。
此构件出土时间、地点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那是1993年冬天,在打击盗窃机动车犯罪行动中查获了一辆赃车,在车内发现一堆包裹严实的青铜残件,铜锈斑驳,总共8块,重92.5公斤。
专家猜测,青铜龙可能是大型建筑的筑础,或者是钟钜的一部分。
青铜龙以其巨大的体量和稳定的形态,可能被用作大型建筑的支撑或装饰部分。
而钟钜作为古代乐器的一种,也可能需要青铜龙这样的底座来支撑和固定。
儿时的遗憾以这样一种不同凡响的方式得到了弥补。
正当李长河还在感叹的时候,他的眼睛余光突然捕捉到了什么。
走到跟前一看,只见一面两米高的青铜碑赫然矗立在他的眼前。
当他看到碑上内容时,更是震惊到无以复加。
只见碑文上用小篆写到:
维十五年,岁在己巳,始皇承天受命,肇启六合。
时维仲冬,荧惑守心,太史奏曰:“北辰垂象,当有圣主出而天下定。”
帝乃敕有司,铸青铜为器,筑观星台于北山,以应天命。
台高三丈九尺,合天数。
基广八十一丈,法地纪。
其上设观星仪,九重璇玑相衔,象紫微垣星轨;
下置八子辰仪,按八卦方位,应二十八宿分野。
青铜为骨,玄玉为目,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殿立八柱,蟠螭绕之,乃龙升九天之意。
每柱双龙,合十六之数,应太微垣十六星官。
四隅悬编钟十二律,钟虡皆铸应龙之形,龙角为虡,龙身为架,击之以和八风,奏而通神明。
始皇十七年,岁孟春,太白经天。
太史观象于台,见北斗贯月,昴毕分野有彗星出东方,长可竟天。
奏曰:“此除旧布新之兆,当主天下归一。”
帝乃诏上将内史腾攻韩,旬月而新郑破,韩王奉玺降。
自兹吉始,凡行师征伐,必先观星于此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