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云过眼灵犀无翼
第65章 深得萧默思的真传(第3页)
“常若水老师,你认识吗?”
“算不上认识,但很仰慕。我有一个姐姐,也是他的学生。后边介绍你们认识。”
岑敏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谢谢你啊,嘉言。”
其实也不难猜,因为常若水就是当今为数不多的姑孰画派大师。
身为大学博导,常若水愿意收一个高考落榜生为徒,可见岑敏有潜力,堪造就。
说起姑孰画派,二人都很感慨。
明末清初时,萧默思开创了姑孰画派创立。人到中年,萧默思才考中崇祯贡生。其后,舆图换稿,萧默思拒不仕清,或隐居读书,或游历山川,以诗文书画为娱为业。
其人学画,初学倪瓒、黄公望,晚年则逸兴放笔,自成一家,以“清疏韶华、笔墨爽利”筑城,留下《离骚图》《太平山水图》等佳构。
当时,在当涂、芜湖一带,随萧默思学画的弟子、画友,都有一番作为。其友弘仁的早期山水画也取法于萧默思。(1)
而今,姑孰画派仍后继有人。常若水,便是其中之一。
“此次入京,我便是去看望常老师。”岑敏说,“北京中轴线不是在申遗嘛,老师让我和他合作一张山水图卷。”
(1)52章中,杜辛老人被人掉包了一幅八大山人的作品。八大山人和弘仁,同居“清初四僧”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