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云过眼灵犀无翼
第128章 苏州片、河南造、扬州造、长沙造、广东造…(第3页)
至于南昌,则喜以黄山谷与文天祥的笔墨为摹本……
乔林看着一幅仿郑燮的伪作,说:“这一幅,不是苏州片,是‘长沙造’。”
原来,到了清代,书画作伪的地区更多,遍及大江南北。
开封有“河南造”,喜欢模仿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频、鲜于枢等名家。
扬州有“扬州造”,风靡一时,仿郑板桥等大家之作。
湖南有“长沙造”,钟爱于做旧染色,大多“致敬”明末清初的“节烈名人”,或冷名头的书画。
晚清时期,“广东造”异军突起,擅长在书卷中添加宋代文人题跋,以假乱真。
至于京城,在地安门左近,也出现了一门绝技——“后门造”。职业画家专门复刻清宫装裱的样式。
“师妹,你说,哪一家的造假水平最高呢?”乔林找话题。
“这还用问吗?”叶嘉言笑了笑,“‘装潢以本朝为第一,各省之中以苏工为第一。’这是钱泳的评论。”
毫无疑问,“苏州片”的造假水平出类拔萃。
因为,这些人大多出身于裱褙匠,一则见多识广,二则技艺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