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云过眼灵犀无翼

第195章 携琴访友图梅瓶的好CP(第2页)

“‘空白期’,也叫‘过渡期’‘黑暗期’,指景德镇瓷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前后近三十年。因文献记载语焉不详、旧有考古发现不足、未见官窑纪年款标准件等原因,导致其在学界面目模糊,断代出现偏差。”

“明白了,”周懿行放大藏家的图片,“那么,你觉得这只携琴访友图梅瓶,是正统、景泰,还是天顺朝的呢?”

“天顺。”

“这么肯定?这三朝相隔时间太近了。”

“对这三朝瓷器有个最基本的划分标准:和宣德风格接近的,是正统朝的;和成化风格接近的,是天顺朝的;兼具正统、天顺两朝的特点,是景泰朝的。”

这话把周懿行听笑了:“好滑头的判断标准。”

“大体是这样,当然还有很多细节啦。比如,永宣时期出现的云气纹,在正统朝被广泛使用,线条外粗里细。再比如,唔,就拿这个来说——”

她指着图片:“你看,这梅瓶的颜色是浓艳还是淡雅?图案风格,是圆柔,是晕散,还是飘逸?”

周懿行毫不犹豫:“浓艳,深蓝色,但又泛着一点灰。有深浅的变化。”

“说得好。那图案风格呢?”

“有飘逸感,不怎么晕散,也不怎么圆柔。”

“嗯,青花图案不如宣德晕散,也不像成化那么圆柔,有一种浑然天成的飘逸感。这正是天顺一朝青花瓷的特点。当时,采用了珍稀的进口青花钴料,色泽很浓艳,细看之下有点点黑色结晶斑。

“你再看,画面的运笔很自然,是一笔勾勒的技法,挥洒自如。匠师用中锋来绘制流云、人物,流云凌空,人物逆风而行,悠然自得……

“再有,天顺时期的青花瓷器,形体比宣德时期高大一些,胎体比成化时期稍厚重一些。高32.5厘米,口径5.4厘米,足径达10.5厘米。”

“话说回来,”周懿行问,“冷姐让你看这个梅瓶,是什么意思?”

“当然是让我去和藏家沟通了。冷姐跟我说,青花瓷专场虽然件数多,但没有特别出彩的作品,缺乏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