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猎人王紫衣渡江

第一百四十五章 王之谋略(第3页)

 事实上,方明根本不在乎这些,他拥有巨大的宝藏,早已是诸侯国中最富有的存在,又哪里会看得上穷鬼夏国呢。 

 不过是忽悠技能罢了。 

 夏皇帝非常不愿意对方明称臣,但又碍于他的威慑力,以及丞相的叮嘱,无可奈何。 

 “好吧,朕答应你,你什么时候撤兵?” 

 “三日之内。” 

 两人的谈话,就这样简短结束了。 

 方明回到城楼上时,韩慕白等人十分不解。 

 二十万人开赴到这儿,又等待了这么多天,拿下虎城之后,不更应该乘胜追击么,为什么要撤呢。 

 “方明,刚才你要是杀了他,夏国就完了。” 

 “老韩,我刚才要是杀了他,确实能减少伤亡,但我们就要面对诸侯国的兵马了,得不偿失。先看他跟诸侯国较量,等夏国耗的不行之后,我们再拿下夏国。” 

 这种战法,韩慕白有点纳闷。 

 有点奸诈、卑鄙了。 

 方明告诉他,战争是没有礼义廉耻可言的,就跟自己打架一样,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打对手之前,先来一个佯攻,然后一击制胜。 

 如果纯要脸面,那就别打仗了,一直处于和谈状态。 

 可那样的话,会损失多少人的性命呢。 

 列国千年来都遵守要面子的傻规矩,导致百姓民不聊生。 

 “老韩,一个真正的王者,只问需要或不需要,而不是在乎自己的面子。” 

 这一点,秦始皇和李世民就诠释的非常好。 

 秦始皇要是爱面子和名声,就不可能去灭六国,那百姓将在战乱中继续饱受涂炭,李世民更不爱面子,亲兄弟直接干掉。 

 韩慕白很不理解方明这种行为,却也只能默认。 

 “老韩,为将者和为王者所考虑的侧重点不一样,你爱面子,想打赢,我考虑的是天下。” 

 “那……咱们真撤么?” 

 “我们一撤,夏国就放弃对我的警惕了,给了我天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