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红色旋风(中)(第2页)
但是,更大现在才是更大的惊喜。球场上,经耿直调教的中青队狂风暴雨般的进攻完全摧毁的土耳其的防守,内外结合四面开花,篮球一次次送入对方的篮筐。积极拼抢、快速移动、包夹协防,中青队的防守不是铜墙铁壁也是移动长城。土耳其不足百分之四十的命中率足以说明中青队防守的威力。
能够慧眼识见人才,更能够恰到好处的使用人才,对于耿直,球迷们此时无不心悦诚服。
其实此刻场上耿直的这支国青队虽然也是整体打法,但并完全是欧洲风格,在战术方面它更多的重现了当年中国队的“快准灵”的风格。以个人能力出众的后卫核心,以全队快速、积极的跑动配合为基础,内外结合全面开花。以五个射手组成的球队攻击实力完全发挥出来威力绝对是惊人,此刻场上中青队的表现具有绝对的说服力。篮球场上没有“全攻全守”这样的说法,但是中青队此刻的攻击可以用全面进攻来形容。
这套结合了中国传统和欧洲风格战术的理论耿直在多年以前便完成了,但到今天才有机会才真正有机会展现出来,原因不是别的,这套战术的人员配备实在是苛刻了点。至少在目前的中国看来,苛刻了点。现在这支国青队中,作风强硬的雷海洋是内线防守的基石;李振华能传能投,他的存在是内外线的重要的衔接;沈奇峰是国青队最锋利的锋刃,是国青队的主要得分手;耿天放这个第一组织后卫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自谕。但是这其中,陈俊豪这个游离在后卫与前锋之间的摇摆人才是最重要的一个棋子。在耿直这套战术中,陈俊豪不仅是一个稳定的火力点,耿直更加看重的是他对内线的强大冲击力、和出色的传球组织能力。可以说,他是耿直这套战术的核心球员。沈奇峰、耿天放、雷海洋和李振华都是可以更换的球员,唯独陈俊豪,换下他就意味着战术已经改变了。
拥有小前锋的单打能力、控球后卫的组织传球能力、得分后卫的准确射篮能力是这个位置的球员必须的。听起来好似真的很苛刻,其实简单的说来就是一个攻击力出色的组织后卫。现代篮球发展到今天,球场上各个位置的界限日益模糊,魔术师约翰逊那样能够从控球后卫打到中锋的怪物固然不多,但前锋后卫之间的摇摆人实在不是少数。也只有在中国这样的球员才会如此罕见。在“篮球是长人的运动”这个观念统治的十几年中,急功近利的中国篮球完全忽视的对后卫的培养。年青球员中耿天放这样的优秀后卫堪称凤毛麟角。
雷海洋的篮下动作固然精彩,但造成这个进球的还是陈俊豪精彩的传球。球场上,电视机前是个球迷都可以看得出来!
“漂亮”喝彩继续,“实在太出色了,突破出色,传球更出色,这个球实在太漂亮了。制造这个进球的陈俊豪实在是太出色了,真是看不出来他还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真是太出色了”解说员的喝彩终于有点言之有物的味道了。电视上,那个十六岁的少年确实是太出色了。
不过,他们依然没有看明白场上中青队的具体战术。
赛场上的比赛并没有因为解说员的喝彩而暂时停止。土耳其进攻得手后,攻守再次易位。依然是阵地攻防。这一次睁大眼睛的可不仅仅是电视机前的中国球迷了。中国队打出了一次次的精彩进攻,球场上的美国球迷也都在期待着。
耿天放控球,土耳其绕前防守陈俊豪阻止耿天放给他的传球路线。“嗖!”球传给了沈奇峰,脚下快速移动的沈奇峰并没有停下手中的篮球,球被立刻传给了其他人,整个中青队都在快速的移动中。快速的传球,篮球移动的速度远远高过了土耳其防守队员的移动速度。准确快捷的传球不断的调动着土耳其的防守队员,令他们疲于奔命。空挡一出现,传球便会随之而到。由于中青队场上五个队员都有射篮得分的能力,土耳其队员即使想对持球包夹防守也不敢完全拉开自己的位置。这样的传球并没有持续太多次,篮球交到了陈俊豪的手中。篮下被对方中锋绕前防守的雷海洋突然让出位置,同时给李振华做了下掩护。李振华的前面只剩下篮筐。“啪!”篮球立即传到,“唰!”擦网入篮的声音。
整个进攻从后场发起到篮球送入篮筐也不过用了十几秒钟时间。流畅、快捷、有效、精彩,场边不绝于耳的喝彩声这个球的精彩程度可见一斑。从传球、跑位、拆挡掩护,到最后的射
篮,即使最外行的球迷也能够感觉到其中的流畅。
轻轻松松的,便将篮球送入了对方的篮筐。
“实在是太漂亮了!”解说员用吼的声音喝彩,“今天中青队的表现实在是太漂亮了,刚刚这个进球绝对是近十几年中国队在阵地进攻中最精彩的一次进球,绝对是战术配合的结果。快速、准确、灵活,有有多少年不曾见到中国队在世界大赛上有这样的表现了。实在是太漂亮了!”
是啊,有多少年不曾见到中国队在世界大赛上有这样的表现了?
历史上中国篮球曾以“快准灵”的风格在世界球坛中独树一帜,“快速、准确、灵活”依靠这样的传统中国队打入了世界八强。但是近十几年来,对美国nba的膜拜之下,中国篮球竖起了“学习nba”的大旗。培养一个优秀的后卫至少需要十年,而两三年内就可以造就一个出色的中锋。急功近利之下,“篮球是长人的运动”这观念在中国篮球迅速盛行。这种指导思想下,中国培养出了进军nba的三大中锋,甚至还造就了一个nba状元秀。可是,十年中中国队获得的回报只有惨不忍睹的战绩。各级国字号球队由于高大中锋的增多,球队在打法过于依赖内线,在攻防转换的节奏和套路上机械而呆板,高大球员的脚步拖慢了整个球队的速度,传统的积极跑动和“快准灵“的风格日益减少,中国队成了一支只有弱点没有特点的球队。亚洲以外的球队谁碰上中国队都能够狂胜几十分。磕磕绊绊的打入雅典奥运会冠军八强是十年中中国队唯一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