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记者采访(上)(第3页)

 耿直显得很愤慨,道:“放弃比赛这样的说法是非常不公平的说法。对美国一战中青队虽然没有派出陈俊

 豪上场,但我并不认为中青队有意放弃了比赛。我们的每一个队员都非常优秀,而且诸位都看到了对美国队的比赛我们的队员是多么的努力,最后落败实在是实力的差距。至于那场比赛不让陈俊豪出场,那是因为考虑到他的体力。诸位不要忘了他今年才不过十六岁,连续三场高强度比赛对一个十六岁的球员根本是不可以想象的。小组赛有三场比赛,诸位谁可以告诉我怎么样安排才更合理?”

 会场一阵轻轻的哄笑声,提问的记者赶紧低下头。

 早又下一个记者抓紧时间站起来,问道:“在过去的三场比赛中,雷海洋和陈俊豪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这足以证明您是一个出色的伯乐。据我们所知,雷海洋在之前的联赛中并未有特别出色的表现,而陈俊豪也仅仅是一个高中生,请问您是如何发现他们并断定他们能够胜任国青队主力球员的位置呢?”

 耿直道:“并没有人预先可以断定。是他们在集训期间内用实力证明了自己。至于他们能够进入集训名单那姑且看作是一点运气加上一点点的专业眼光。”

 耿直右手手指指着自己的眼睛。

 “在过去的两场比赛中,十六岁的陈俊豪出色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但也有球迷担心,如此越级参加青年比赛会不会是拔苗助长,最终反而不利于他的成长呢?请问耿指导对此如何看待?”

 “十六岁参加世青赛,在这个年纪陈俊豪并不是最突出的,伊建联(化名,区别于易建联)十六岁参加国家队又何曾有人质疑过?况且他在比赛中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他有绝对的实力胜任国青队赋予他的任务。而且若非中国篮球的后卫人才实在缺乏又何须他一个十六岁的高中生来救场。陈俊豪确实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天才球员,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我们在培养小个子球员方面存在着太多的问题”耿直四两拨千斤,乘势转移话题,就后卫球员的培养侃侃而谈。

 “现在国内的球迷对国青队的队员们非常关注,距离下一场比赛有一天的休息时间,请问耿指导可否安排下对队员们的采访?”

 耿直道:“诸位这么多人要一起涌入我们的驻地吗?呵呵,我们的球员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啊!”

 众记者见耿直口风似有松动,热切的眼神迅速紧紧的集中在他身上。

 耸耸肩,耿直摊开手道:“如果只有四五名记者,我想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应该够了吧!诸位这么多人一起涌入我担心会不会吓坏我们的队员。”

 “呵呵”现场发出一阵阵轻轻的笑声,众记者一个个喜出望外,今天的耿直如此好说话实在令他们非常意外。不消耿直说明大家也知道这么多人一起涌入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有一丝机会,神通广大的记者们就不愁弄不到自己想知道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