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三章 第一次蜕变(上)(第3页)

 在沈奇峰等人心中耿直是睿智而威严的主教练,执行

他的命令自然是不折不扣。陈俊豪不承认耿直的威严,但对他的信服和别人是毫无二致的。嘟嘟囔囔几声表示下对刚刚那一巴掌的不满,便重新回到球场了。

 耿天放、沈奇峰之间没有刚刚进攻二人组的天生默契,但两人在一起合作多年,彼此都非常熟悉对方的习惯,配合的时候更有许多熟练的进攻套路。和刚刚陈、沈二人突破、缠斗、冲击篮下的进攻方法不同,在耿天放的掌控下他们的进攻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球场的宽度。拿球后的耿天放通常在外线活动,而防守他的自然是活动能力最强的陈俊豪。一幌、再幌,两次迅捷的假动作幌动之后基本上耿天放就有机会投出三分球。因为身高的差距,除非陈俊豪完全跃起否则根本无法阻挡封盖。

 一次、两次,耿天放接连在外线从容出手。对决一度变成陈俊豪和耿天放的二人对决。耿天放摆在陈俊豪面前的命题很简单:怎么弥补身高的差距防守住对方得分后卫在三分线外的进攻。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困难的命题,两年前征战世青赛陈俊豪遇到的对手身高几乎都在他之上。但也不是轻松可以解决的问题,耿天放无疑是非常出色的,假动作非常逼真,运球、幌动、出手,迅捷而简单,绝对没有多余的动作。而且征战欧洲联赛他的比赛经验上是陈俊豪无法相比的。进攻靠技术防守靠经验这固然是不错,但反过来也未必完全说不通。经验丰富的耿天放几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判陈俊豪的下一步动作。陈俊豪是篮球天才,可即使是天才也得靠经验的累计才能够成长为真正的篮球高手。两年的空白之后,面对技术已经完全成熟的耿天放,陈俊豪完全落于下风。

 不过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能够在比赛中迅速的成长。左、右、撤步、跟进加速,骤然停步跃起,“蹭!”手指蹭过篮球,投篮偏出了篮筐。

 第一次,陈俊豪终于封住了耿天放的投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