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134章 只字不提,但字字都是

挂了沈秋的电话,周吾立马联系了高绢。

 

十几分钟后,他知道了沈肃清进门之后,所发生的一切。

 

也包括高绢刚刚想对沈秋说的,但又未能说出口的心疼。

 

她说:“头儿,我是真感觉,秋秋在一瞬之间,就成熟了……我很心疼,虽然说这是很多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但她……终究是还没有和你结婚生子呢。”

 

意思就是说,沈秋在经历本不该是她这个年纪就经历的事,让他们这些外人看着,很不是滋味。

 

周吾也明白,立马回想到,那天在饭馆的马路边,他说:【你看起来不像16岁,太成熟。】

 

她说:【哦,用半条命换的。】

 

如今回想,她的人生到底经历了什么?

 

高绢见头儿没说话,又碎碎念。

 

“我也不是说,她以后和你在一起不幸福,但女人不再依赖亲情,真的是一个坎,就连断舍离那本书上也说,这些事……要女人在四十岁以后才能明白,可秋秋昨晚就仿佛明白了。”

 

多残忍啊。

 

拔苗助长都不是这么拔的。

 

谁也没办法,去感同身受。

 

周吾咬了咬后槽牙,表示他已经知道了。

 

昨晚说今天提亲,最大的原因是沈肃清,也有老周和蒋芬着急,想一锤定音。

 

要不然按他的计划,是要等沈秋年满十八的时候,再上门。

 

总而言之,就事论事的说,他昨晚做的决定很仓促,而他也仿佛忽略了沈秋的感受。

 

……

 

但周吾并不知道,沈秋没有想那么多,她只是单纯的想暂缓,至于周吾自作主张,她完全没意识到。

 

因为,早在同意和周吾去燕京时,她就已经的想到,他的父母一旦同意,那她和周吾,就相当于绑上了战车。

 

既然如此,那进度条加快又或者不加快,对她来说,意义都不大。

 

而她,也不用小心翼翼的去适应什么新身份,她清醒的明白,只需要做自己就好。

 

比如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沉浸式学习。

 

别的嘛,等想巴结她的人找来,再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就行。

 

范不用庸人自扰,又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就高人一等了,那是讨好型人格,和虚荣型人格,才喜欢干的事。

 

早自习,张涛给她递了张纸条。

 

上面写了五个人的名字。

 

沈秋不解,抬起头来无声的问他【什么意思?】

 

张涛一脸无奈,随后又在五人的名字后面,加上了各自家里公司名称。

 

沈秋秒懂,然后抚了抚额:“你知道了。”

 

张涛嗯了一声。

 

……

 

“这是我妈今天早上给我的,说这五个人的父母眼皮子都很浅,估计不会把她的提醒放在心上,让我转告你留意,还说你如果不想应付,就让我去替你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