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第139章 认知和三观(第2页)
“为什么?”她又问。
周琳回答不上来。
沈秋便合上题册,不疾不徐说。
“门当户对的本质是穷和富,所谓的门当户对,是指富人和富人的嫁娶,穷人和穷人的嫁娶,如果今天我有孩子,我也会和你一样,但是我会告诉孩子……确实不能和穷人在一起!”
周琳瞳孔放大,她呆呆的看着沈秋。
她说的门当户对,是这个意思吗???
而沈秋则拿出纸和笔,漫不经心。
她忽然想给自己做个思维导图。
“穷是原因,不是结果,而很多人穷,最大的原因是心穷。”
“心穷又分为认知和三观。”
她在纸上写下这四个字,并为其做了几个箭头和分号。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
“像心穷的人,永远只会考虑自己,不会考虑下一代,他们身上会有很多缺点,甚至还会和新生代去抢夺资源。”
“一个家庭想往上走,一定离不开上一代人,甚至上几代人的托举,但穷人家庭绝对不会托举,他们只会不停的在原地打转,内耗。”
比如上一世,她每天都在经历。
【你现在能挣钱了,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们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你一定要懂得孝顺,还要懂得知恩图报。】
……
周琳很呆,她只知道沈秋嘴巴在动,像一个老师,在一边上课一边记着重点,时不时在纸上画着圈。
圈那些什么认知,什么三观。
她听得云里雾里,也看得两皮发呆。
但院子里的周吾,还有陈度,眼睛却亮了。
尤其是陈度,他不由自主的,将沈秋的原话翻译了出来。
……
“富人一开始也不是什么富人,他们之所以会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他们会有一个领头羊,在做重大决策时,头羊的选择是对的,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么家族就会大概率富下去。”
【比如曾国藩家训,就让后人受益无穷。】
【至今曾家嫡系,都在时间长河中屹立不倒。】
“但穷人家庭,除去疾病和特殊原因,往往都是一代比一代穷,一代比一代差。因为他们不需要领头羊,他们也没有认知和三观,哪怕有些时候,明明知道自己是错的,也会很拧巴。”
【比如沈肃清。】
【他就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有错,哪怕带进坟墓。】
……
“然而可笑的是,很多穷人还会把无知,一代又一代的烙印下去,并把无知奉为金科玉律,又或者至高无上的原则。不论长辈是对是错,晚辈都不能置喙反驳,而是要第一时间去顺从,并想尽办法去维护长辈,那才是听话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