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第2页)

 “再加上我们家喜欢在乡下囤地,有钱也爱买地的缘故,就对税赋这块更加熟悉,所以我们家在水乡村缴税,从来不拖延,也不缺斤少两。” 

 “只是眼下燕朝税赋有太多地方是不可取的,这上面写下了我的一些观点,许是班门弄斧,但也是我的一份心意,我希望皇上和父王都能考虑一下,别再抓着江北商会不放了。” 

 “抓商人不如抓税赋,我听说这一次抓的私兵当中,有不少被同知大人安排在衙门管着水路运输,连商人缴的税都一清二楚,保不齐这些税会有贪污昧下,不然这么多的私兵要怎么养,即使运来粮草也极为显眼吧,这么多年了,怎么没被人察觉呢?” 

 所以为何对方要将人安排到衙门去呢,就是层层包庇遮掩,或有贪污,或是外地运来,总之能一直瞒下去,就是能耐,要不是这一次用了手段,晋王自己都没有把握把人抓到。 

 晋王见宋九准备这么厚厚一叠纸稿,也是感动,这么短的时间处理了陆府的事,还能整理出这么多的意见见解,很不容易,要是男儿身,晋王这惜才之心,都会忍不住助她一把。 

 “我会亲自交给皇上,也会劝一劝皇上,放过江北商会的人。” 

 有了晋王这句话,宋九放心多了,这抄家流放可不是闹着玩的事,不然便是她身边的钱斌、孔修宝、卫书莹都留不住,都要受到牵连。 

 “这下可以吃饭了吧。” 

 晋王无奈看了一眼,宋九连忙端起了碗,吃饭吃饭,她也饿了,晌午那会儿只顾着抄录去了,都没怎么吃。 

 桌前向来都是父子两人吃饭的,现在多了宋九一个儿媳妇,不知怎么的,晋王一高兴便多吃了一碗。 

 对面坐着的小叔子荣义见状,这就说道:“大嫂,以后可否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吃饭?” 

 带双胞胎俩孩子一起来么?他们最近一直陪魏大儒吃饭,于是宋九说了原因,这两孩子为了留住魏大儒不回家乡过年,每顿饭食都是跟着魏大儒一起吃的,魏大儒也喜欢这两孩子,想来这么大年纪住在任府有些孤独,有两孩子陪着他老人家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