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第2页)
但是宋九可以肯定,舅舅浪子回头,将来有命高中,必会为一方好官,反而比十几岁便是神童的人出来做官,更容易经得住诱惑,毕竟裴府发生的事舅舅都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说到这考卷,裴从安忍不住说道:“还有一桩奇事,为何先生说会试的考题定以燕朝律刑罚为主,而非税制。”
“税赋的问题存在,皇上更该广纳谏言,早日改正,为国库增收。”
裴从安越发疑惑,宋九听了后却是明白了魏大儒的意思,果然魏大儒是了解皇上的。
先前宋九还觉得税和刑罚都是考题范围,现在觉得魏大儒的选择是对的,他跟着皇上这么多年,又在国子监教学,出过这么多年的考题,知道皇上的性情。
于是宋九提点道:“舅舅,有没有一种可能是税制难改,而刑罚却容易得多。”
裴从安震惊的看向宋九,但是宋九这话却是点醒了他。
“税赋关乎于钱财,刑罚却关乎于百姓,得民心是大家都愿意做的事,税赋却是大家不愿意更改的事。”
“所以先生预测得对,来年会试定是问刑赏忠厚之至论。”
裴从安立即起身回书房,将魏大儒新出的考卷拿出来,并找到最后一道策论题,正是宋九所提的题目。
裴从安一脸的不可置信,叹道:“侄媳妇要是参加科举试,定能高中,你竟然与魏大儒想的一样。”
宋九却是摆手,接着说道:“据我估计,以后至仕考题,慢慢地会从诗赋、经义转为经义和策论。”
“先生问舅舅对燕朝律的看法,舅舅答不出来,却有一颗仁心,然而如舅舅这样的才子,天下比比皆是,而且舅舅定也认为诗赋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