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小人(第2页)

 不知道您是否相信因果一说,自古有因必有果,而且多是现世报。只不过有的报应来得快,有的来得晚,有的要祸及子孙后代。 

 就说本书有关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利用手握重兵的机会,轻而易举的的夺取了柴氏江山,来路实在不太光彩。后在壮年时,不明不白的死于非命,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 

 但是他在陈桥兵变之后却能善待柴家后人。同时用了些温和的作法,没有乱杀无辜,也为其子孙后代积了不少阴德。 

 从”烛影斧声”中却看到的是另外一张丑恶的嘴脸,虽然到现在仍然没有确凿证据,但历史上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从赵光义逼死侄子赵德昭,就足以证明。 

 后来又把皇嫂关进冷宫里,然后又在皇嫂死后并没有给予应有的皇后礼仪。并且不许大臣们哭丧吊唁等一系列动作,都充分显示了他的自私自利与阴险歹毒的一面,丝毫没有其兄之德。 

 从他把重文仰武做为祖训来传承,充分说明了他不能成为一代明君的局限性,而他后代的这些宋朝君主,多是些不务正业之人,虽在其它方面造诣很高,却在政治上昏匮无能。且每隔三代必断子绝孙,然后不得不从旁系中选出继承人,这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非常罕见的。 

 到了南宋高宗赵构时,已经是第三次了,是历史的巧合吗?这个只能留给诸君自已去参详领悟了。 

 要说赵构选择了太祖赵匡胤的后人接位是深明大义,那就错了。这个接班人就是宋太祖二子赵德芳的七世孙,宋孝宗赵昚,继承皇位近三十年。 

 这一大圈转了一百多年,才回来。不得不说,为人做事不可做得太绝,人在做天在看。善恶到头终有报应。 

 宋太祖不管是无奈被部下挟持的缘故,或者是自已欲盖弥彰,从烛影斧声中得到了应有的结果。但他的一系列善举,比如赐给柴氏丹书铁券,杯酒释兵权,以及一系列的利国惠民的相关政策,又为其子孙后代积下了阴德,所以他的后人才能在一百多年后重新上位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