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生死情蒲城小民

第45章 知之甚详(第2页)

 那么,如果这首诗真的是蔡京所作,他又怎会对徽宗有这样的质问?又怎敢对徽宗有这样的质问?而反观乾隆则不同,他本是清朝人,又是帝王,以后世人的视角来质问当年的徽宗,不仅彰显自己的治国智慧和政绩,而且对比出自己的高高在上,震古烁今;更重要的一点,清朝时一直借纪念英雄的名义诋毁汉人帝王,比如袁崇焕之死并非完全冤枉,但乾隆让人把他描绘得如岳飞一般精忠报国,却遭遇崇祯帝的杀害;目的就是让世人以为汉人帝王昏聩,统治当亡。

 两相对比之下,这首诗是乾隆所做的可能更可信。刘景荣倒也吃惊了,他也未曾想还能见到皇帝的真迹。

 而说到绘画上,画作大多是水墨画,也就是黑白画,而青绿山水就是彩色画;青绿山水由隋朝展子虔所创,后经唐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以及宋赵伯驹和赵伯骕兄弟的传承和革新,到王希孟时,青绿山水画已经比较成熟了。但要动用如此多的石青、石绿作画,耗资巨大且技法考究。

 接着,佟为简述了《千里江山图》的辗转过程,徽宗送给蔡京,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被俘虏后,北宋灭亡,由金国大臣高汝砺收藏。南宋联蒙古灭金后,因战利品分派时,蒙古人不喜字画,多要金银珠宝,此画进入宫廷,这才有了宋理宗的盖印。元灭南宋后,画作被高僧李薄光收藏,此后辗转200多年,在明末清初时被梁清标收藏,在乾隆年间,由官员呈送乾隆赏玩,内务府收录,直到清廷灭亡,被溥仪带出去后卖钱。

 而佟为曾在北平当过学徒,他对此事更有感悟,听师傅说着皇上戴眼睛,三易大旗,十二日复辟和驱皇出紫禁等……因皇家是被民国拉下马的,民国每年对其优待300万银元。按说,这笔款项可是不少了,对一个有几百人口的普通大户足吃足喝几十年都不在话下。可要知道落马的皇帝可不是普通大户人家啊,不仅要按月给太后、皇后嫔妃、帝师辅臣、嬷嬷奶娘、宫女太监、御厨御医等各种侍奉的人按月开钱,还要负责采买各种顶级食材和面料服饰,虽说居有定所,可出行的排场小不了,除了依仗队,基本的杠行脚夫少不了啊。再者说,皇家仗着家大业大造化大,花钱如流水,根本不会精打细算,以往仗着身份地位,有国库税银养着,从不想如何挣钱,加之庆典年年办,皇家排场不能丢,更何况皇帝大婚了。所以,300万银元也就够他们办一场庆典的。

 再者,民国拨款除了第一年准时准款,往后可都没准时准款过,人家有枪有炮且万人拥簇的,怎是一个落魄无依、万人唾弃的旧皇帝比得了、斗得过的?钱少了,可花销没变,加之晚晴遗老遗少学有所成、励精图治的没几位,但继承腐朽的弊病、拉帮结派、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人可遍地都是。

 饶是如此,还把养尊处优的皇上深锁宫中,让其大门不出。因为,民国是看溥仪旧皇帝的身份给的优待款,一旦溥仪离开,可就给民国停发款项的理由了。事实上,袁大头把溥仪关到紫禁城,民国政府也默认了,主要的目的就是把他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防止他与其他国内外是势力勾结。

 多年来入不敷出,溥仪也只能把目光放到宫廷内的稀世珍宝上了。加之,宫廷宝物失窃,库房监守自盗的事情频发,溥仪自然下令彻查,可不等收集证据,一把突如其来却又蹊跷诡异的大火就烧坏库房账册,溥仪一怒之下就清退所有太监宫女。

 此后,他就通过溥杰等亲信倒卖国宝赚钱养家,到冯玉祥派人把他赶出紫禁城时,溥仪只得租住在津门当时的日租界。这期间,溥仪倒卖过不少宝贝,但他知道金银珠宝、玉石瓷器太扎眼,就只带一般人识别不出的字画。佟为的师父就曾目睹过一次,但他因周转金不足,就没有收购,其实,那时这幅画的要价也就是10万银元,可师父知道这是当白菜贱卖了,只得恳求他们只卖给华夏人。他师父后来染病离世,离世之前还念念不忘《千里江山图》,交代佟为如有缘见到,定想办法护画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