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新年系列:老友重逢(第3页)
窗外的阳光越来越暖,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两人的讨论还在继续,从新年的习俗到对未来的规划,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到对年轻人的期望,每一个话题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老郑感慨道:“想想咱们年轻的时候,条件虽然艰苦,但过年的氛围特别浓。那时候,一到过年,邻里之间互相帮忙,一起准备年货,热热闹闹的。现在大家都住在高楼大厦里,邻里之间的关系都没那么亲近了。” 他微微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怀念和失落。
老张接话道:“是呀,不过现在也有社区组织的新年活动,把大家聚在一起。咱们也可以多参加,说不定能找回当年的感觉。而且,现在过年,一家人旅游过年的也不少,既能增进感情,又能见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他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对这种新的过年方式充满兴趣。
老郑笑着说:“旅游过年确实不错,我看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不过,不管怎么过年,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家,孩子们平时都忙,过年好不容易聚在一起,我就觉得特别满足。”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提及家人,脸上满是温情。
老张点头表示赞同:“没错,亲情是过年的核心。对了,老郑,你整理那些采访故事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难忘的人或事?” 他好奇地问道,身体又往前倾了倾。
老郑回忆道:“有啊,我曾经采访过一位老工匠,他坚守传统手艺几十年,哪怕这手艺不怎么赚钱,他也没放弃。他说这是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在他手里断了。他的那份执着和坚守,让我特别感动。我想把他的故事写进书里,让更多人知道这种工匠精神。”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敬佩之情,仿佛又看到了那位老工匠专注工作的身影。
老张听了,不禁感叹:“这样的人值得被记住。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种坚守太难得了。这也和咱们传承传统文化一样,得有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守护。” 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愈发强烈。
老郑接着说:“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位支教老师的。她放弃了城市里优越的生活,去偏远山区支教,一待就是好几年。她教孩子们知识,给他们带去外面世界的信息,改变了很多孩子的命运。我觉得她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地方。”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被支教老师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
老张感慨道:“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咱们新的一年,一个写书,一个办辅导班,也算是为社会做点贡献。说不定以后也能成为别人笔下的故事。” 他半开玩笑地说着,脸上却洋溢着自豪。
两人犹如久别重逢的老友,相谈甚欢,从个人的新年愿景聊到社会的风云变幻,从生活中的逸闻趣事聊到人生的真谛感悟。时光如白驹过隙,书店里的人如潮水般渐渐多了起来,人们在书架间穿梭,恰似在知识的海洋中寻觅着自己心仪的宝藏。老郑和老张也在这熙熙攘攘的氛围中,结束了他们的交谈。他们起身作别,宛如两颗满载而归的星辰,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新年的美好期许,迈向新的征程。在这场关于新年的对话中,没有真正的胜负之分,他们都在交流中犹如醍醐灌顶,获得了新的启迪和力量,摩拳擦掌,准备在新的一年挥毫泼墨,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