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元记冬见黄

第5章 县城曹家(第2页)

 见岳父很看重自己外孙,李文青内心欣喜,连连称是。

 官道,

 草色入帘青,车行黄尘前。

 一辆单辕双马的马车狂奔,出了兴安城城门,从兴安府直奔屏南县。

 车厢内瘦脸李贵和年少曹元,驾车的是两个幸存的下人。

 曹元一改木讷表情,脸色微微兴奋。

 屏南县,

 李宅,

 李老爷身材微胖,两鬓斑白。在堂屋见到了管家李贵。

 看着眼前一个多月没见面,瘦猴似的李贵,气不打一处。

 去府城途中那么大的事情,李老爷后来才得知。

 劈头盖脸大骂一顿,发泄情绪,然后坐下来歇息。

 “文青已经来信告知一切,现在知章孙儿无恙,在府城有宋府庇护 ,前程似锦。”

 “是是是,老爷鸿福齐天。”李贵连忙献媚道。

 “至于曹元,就结了月钱,补他五两银子,让他离开李家了。”李老爷道,说罢挥挥手。

 李宗实本来很看重曹元,可孙子在府城,李家目前不需要曹元。

 他郁郁寡欢不想说话,儿子与着媳妇连带孙儿都在府城,短期内还不知道回不回来。

 李贵连连哈腰,告辞出来。

 县城内城南边,

 有一条狭窄的石板街,街一侧有一条内河,河道狭窄得仿佛是一条被挤压的蚯蚓。河边有着成百上千的连片棚屋,宛如一片破败的贫民窟。即使有一部分砖木结构的房屋,也如历经沧桑的老人一般破旧不堪。方圆几里,几乎看不到一栋崭新的房屋,它们如同一群被遗忘的孤儿,默默地伫立在那里。

 曹元提着一个颇大的包裹,顺着石板路小巷艰难地走着,脚下的石板大小不一,犹如参差不齐的牙齿,侧有脏水潺潺流淌。

 “哟,写字的曹康的小孩。”巷边一户开着门,门口有一胖妇人惊讶道。

 “阿元啊,回家了。”擦肩而过是一挑菜担的邻里,一中年男子。

 “曹康的小子这两年长高了很多,倒是蛮端正哦。”又一门口有两女人议论。

 忽然,另一狭窄的街巷,出现了两名面色阴沉、眼神凶狠的年轻男子。他们的头发凌乱,衣服不洁。

 从打扮和神情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两个家伙绝对不是善类。

 “是曹元, 这小子回来了。”

 “找时间逮住他,搜点铜板给咱们喝酒用。”

 二人嘀咕道。

 远处曹元听到动静,远远一瞥,是之前经常欺负他的地痞,一个叫林二牛,人称恶牛。一个叫张有银,外号叫淫贼。二人不务正业,经常坑骗年幼的孩子。

 曹元不想出是非,低首疾走,一直走到一栋黑灰的屋前。

 这是到了自家门口了,两扇旧木门有修缮的痕迹,正好虚掩着。听到堂屋木织布机的吱呀呀声音。

 一手推开门,堂屋一背影瘦弱的妇人,身着灰旧花衫粗蓝布裙,正脚踩织布机,手持木梭清理麻线。

 曹元鼻子微酸,叫道,“娘。”

 自己娘亲姓虞,人称虞氏。

 虞氏专注织布,听到叫声方知有人推门进来。

 熟悉的声音让她一惊,连忙停止动作,抬头一看。“小元子!我家小元子回家了。”

 虞氏一把丢掉手中木梭,疾步过来拉曹元的手。

 “去坐会,娘给你倒水。”

 “我自己会倒,娘你歇会。”

 虞氏一脸辛苦模样,皱纹已经爬上额头。见到很少回家的儿子,可见又长高了,虞氏眼神欣慰溺爱。

 曹元自己去动手倒水,顺便收拾堂屋。从小家境贫穷,穷人家孩子都很早熟。

 见曹元带着一个大包裹,包裹不重又柔软,估计是衣服细软。虞氏也没问什么,去了后屋,估计去做吃的了。

 父亲曹康没

在家,应该是在街上摆字摊。也不知道现在字摊生意怎么样。

 曹元进了自己住的左边厢房,房间的空间不大,五脏俱全。床椅子加一书桌。

 傍晚,

 大门一响,进来一羸弱男子,身穿褪色灰袍,背着摆字摊小桌椅。

 曹康年才中年,已经一脸沧桑,背已微驼,显得颓废不振。

 忽然见到堂屋里的曹元,错愕一下,马上喜上眉梢。

 “父亲回来了。”

 曹康扔下东西,一把抓住曹元肩膀,“原来是我儿!又长大了,哈哈。”

 二人站一起,曹元竟然比他身高一截,曹康又是激动不已。

 “夫人稍等,我去去就来。”曹康转身要去买点鱼肉,难不免晚上一家人团聚一下。

 曹元一把拉住他,曹夫人附身过来,耳语一番。意思是儿子带大包裹回家,估计不走了。

 曹康也不在意,还是转身出去,“不能亏了我儿的身体。”

 这夜,

 饭饱之后

 三人一家围坐在堂屋,一张黝黑的木桌,头上挂着一盏油脂陶罐灯。

 “一转眼,来到屏南县快十六年了。”曹康感慨万千,看着自己夫人爬满皱纹的脸庞,微微叹气。

 曹元之前知道,在他出生那年,一家人是从外地迁居到屏南县的。

 从他自己幼小懂事起,他的记忆都在这里,十几年回忆全是外面那条石板小巷,还有偌大县城的纵横街巷。

 曹元自认就是屏南县本地人氏,未问父母是从哪里来。

 虞氏看了看自己相公,又看了看马上就十六岁的儿子。

 曹元看了看言语不多的父母。

 自己父亲不但外表羸弱,性格也内向,除了外出摆摊写字,回来就陪着母亲。周围邻居除了平时打个招呼,十几年未见他有结交朋友,外出串门。

 母亲除了去大街的布铺上缴所织的布料,两脚好似从未迈出大门。

 而曹元从小就喜在家学字看书,不像邻里小孩调皮捣蛋。直至今日,附近同龄少年认识不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