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元记冬见黄

第10章 善意

 长冀郡左司马府。

 书房,

 左司马彭海堂,满头霜白头发,脸上点点褐色老年斑,一撮白须。

 微胖的身躯斜靠榻上,小桌上摆满文件。

 府上李总管,同样双鬓斑白,带着一个仆妇进来。

 仆妇端着一碗燕窝莲子,放在榻前。

 “老爷,已经吩咐下去,为文庆公子找寻名师。”李总管乃彭海堂身边老人,跟随他三十多年了。

 左司马彭海堂只有一子彭大金,年已中年,可惜不学无术。彭海堂把他丢在负责气象的郡观天台,任一闲职。

 彭大金娶了一正室夫人,三个妾室。生育七个子女,最大的公子就是彭文庆。

 彭文庆乃彭大金的正室夫人所生,左司马彭海堂的嫡孙。

 可惜继承父亲的碌碌无为性格,让左司马很是头疼。

 “文在在干嘛?”彭海堂顺口问道。

 李总管知道彭海堂很关注这个庶孙。

 少爷二夫人所生的小公子彭文在,年已二十,俊逸不凡,饱览群书。为人又懂得不矜不伐,谦谦君子。

 “公子的二夫人今天来了亲戚拜访,乃二夫人亲妹妹,带着夫婿和一十六岁的独子。”李总管汇报道。

 “此乃原来京都曹家的庶子,听闻落脚在兴安府一个县城,十几年过的比较落魄。几年前曹孟出了天牢,回到曹府。这一家子应该是回京都曹府的。”

 身为一府总管,内府的事他细致入微。也是跟随彭海堂养成的习惯 ,府内事必躬亲,不出纰漏。

 彭海堂不说话,继续看着案桌上的文件。

 内府后院,

 “菊院”小院内。

 虞家姐妹互诉衷肠,泪眼婆娑。

 彭文在一人回来。

 “咦?你二弟呢?”虞金兰讶异问道。

 “在练武场学箭术呢,田都头正在教导他。”彭文在漫不经心道。

 虞金兰问为何不等他。

 “他让我先回来,他要练至什么出箭随心,才回来。”

 “这?”虞金兰错愕,田都头什么时候这么热情。

 左司马府两都头地位不低,能被彭海堂信任,全权负责左司马府的安全,当然深的彭海堂信任。

 两位都头平时为人低调,不与几位夫人和公子们有密切来往。

 平时虽然对彭文在客气有加,也未见有多热情,今日怎么心血来潮会教导他的娘家表弟箭术?

 曹元一身平民打扮,一看就是穷贫人家,左司马府的武师都头,怎会主动示好?

 虞金兰不信,曹康和虞氏也不信。

 曹康连忙起身,表示想去看看。

 “二弟是个武师,你们操什么心。”彭文在很自然称曹元为二弟。

 “武师?小元子什么时候成了武师。”曹康表示不懂。

 曹元在荒巴城时候,临行前两个月时间有去各武馆练武。可听他说那是凑热闹,还没被收为学徒。几十天时间能练出什么名堂。

 “你们不知道二弟是武师?”彭文在奇道。“而且箭术天赋非凡。”

 曹康和虞氏云里雾里。

 最终,虞金兰决定带二人去看看。

 此刻,曹元回来了。

 彭文在问,“怎么回来了。”

 “想起父亲和娘亲可能今天要启程出发,赶紧回来。”曹元想起自家父母不一定会留宿在左司马府。

 于是就告辞田都头,急忙赶回菊院。

 司都头也自顾离去。

 待二人离开了,田都头走到百米外的箭靶前,仔细打量众多箭头中靶的深度。

 这曹元箭头入靶的深度跟田都头差不多。

 田都头内力深厚,多年的功底,即使未用全力,也是普通武师难以企及的。可这个曹元才多大,练箭时间有多长。

 田都头突然眉头一凝,细看曹元最后几箭的深度。他发现个最后几箭洞,竟然一箭比一箭深。

 菊院内,

 彭文在走过去对曹康虞氏施个礼,

 “无妨,我马上让下人打扫房间。姨父小姨多住几日再说。”

 虞金兰很是意外,她本在考虑要不要留宿妹妹一家一两天。

 哪知自己儿子似乎对曹元有所好感,主动要挽留这一家子。

 “快去收拾侧屋,里外两个房间床榻搭好,被褥要新的。”虞金兰转身吩咐下人。

 这两年乎所有的事她都是听从自己儿子意见。

 曹康虞氏盛情难却,也就决定留下一晚。也好休息调理一下身体,明日再去京都也不迟。

 这次过来发现虞金兰在左司马府处境不错,颇为欣慰。也就不惧留宿在这里。

 这夜,

 左司马内府。

 彭海堂准备去中堂吃晚饭。

 李总管连忙让人去通知少爷彭大金。

 彭大金与大夫人单独一大院子,院子规

模颇大,挂一“竹院”二字。

 竹院内有三进院子,后院侧厢房内,彭大金肥胖的身体一丝不挂,搂着一陪房丫鬟正在嬉戏。

 “少爷,老爷今晚要去中堂进膳,让少爷和各夫人带小公子一起。”有丫鬟疾步过来气喘吁吁在房门外提醒道。

 “哦!快去通知大夫人和公子,其他夫人一并通知。”彭大金闻讯,连忙丢下床上的丫鬟,下床找鞋子。

 床上的丫鬟顾不上衣不附体,急忙站起来帮他穿衣戴帽。

 左司马彭海堂事务繁忙,近年来与全家人一起进膳的次数越来越少。这是全家聚会的时刻。

 竹院,

 大夫人谢氏,来自郡城世家谢家。此刻已经穿戴整齐,在前院等待。

 不刻,一位锦衣华服,圆脸微肥的年轻男子疾步过来。

 “庆儿速来,你妹妹呢。”

 一年约二十的妙龄女子也匆忙进来,圆脸涂着粉妆。待到大夫人跟前,娇气抱怨,“都没有一件合适的衣服,好陪爷爷吃饭。”

 彭文庆听了妹妹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圆脸挤成婴儿肥。

 “陪你祖父吃饭,适可而止。”谢大夫人对自家女儿彭文梅道。

 彭大金已经穿戴整齐,从后院过来了。

 “见过父亲。”这兄妹乃彭大金正室夫人所生的彭文庆和彭文梅,彭家嫡子嫡女。

 彭大金的其他三位妾夫人生儿育女后,各独立居住一小院。

 “速去催促三位小夫人,把小公子都带上。”彭大金很看重全家齐聚的机会。

 一事无成的他在左司马彭家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为彭家生育了众多后代。他共娶一妻三妾,膝下五男三女。

 之前彭家几代独子,仅一脉相承。到了他这里,终于开枝散叶。

 内府中堂,

 花梨木长桌,白净陶瓷碗,琉璃杯,镶嵌银皮的玉筷。

 左侧,彭大金带着正室谢夫人坐在靠近上首的位置,彭文庆和彭文梅靠旁一起入座。

 三夫人周氏带着两个公子,坐在左侧下首。两个公子大的十五,小的十三年龄。

 四夫人覃氏,带着二女一男坐在右侧下首。两少女才十四和十三年龄,小公子年龄十一,乃彭家最小公子。

 二夫人虞金兰此刻匆匆忙忙进来,忙不迭向彭大金和大夫人请安。

 “咦,文在呢?”彭大金问道。

 “文在陪他表弟,去了田都头处,一时来不及叫唤过来。”虞金兰忙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