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元记冬见黄

第26章 京都(第2页)

 “名次第一,每人一千银两,还有弓枪甲胄。”曹元道。

 “不是,听闻齐亲王府的世子大义,把狩猎所得赏分给各位狩猎队员,每人一万五千两银两之巨。”曹探脸色激动,笑脸露出贪婪。

 一万五千两,那可是一笔巨款。目前整个曹府拿不出几百两现银。

 曹康虞氏惊喜之余,也听出不对。这曹探专门为这笔钱来的。

 “是有这事,大伯何意。”曹元问。

 曹探激动言表,“你大哥正在礼部求官职,缺少银两打点,这一万五千两,哦不,加上你自己奖赏的一千银两,一万六千两,正好派上用场。”

 听这话意思,这一万五千连带奖赏的一千两他曹探都看上了,好像钱就是他的了。

 曹元像是吞了一只苍蝇,很是恶心。这是打劫吗?回到曹府第一天被人打劫。

 来京都路上,遇见了几拨不怀好意的人。那些人不知道年纪轻轻又文质彬彬的曹元,不但有武道修为,且是劲血境高手。几拨歹人都受到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惩罚。

 曹元眼内已经藏刀了。

 “哦,伯父远在京都,怎么会了解到荒巴城的事。”曹元反问道。

 “半年多时间,齐王府几次派人来询问,就是询问贤侄回来了没有。你大哥不是在礼部,查一下礼部的皇家轶事,记录了今年皇族狩猎礼经过。就得知贤侄参加了,还加入齐王府世子狩猎队,得到第一。”曹探解释道。

 原来窦长卿兄妹几次派人来询问曹元回来了没有,恰巧曹康虞氏也一直托大哥的儿子曹凛打听曹元的情况。在礼部当文吏的曹凛,也就是查一下皇家轶事中的荒巴城狩猎礼过程。

 曹凛这才知道,窦长卿要找的堂弟曹元,跟随窦长卿参加了狩猎礼,得到赏赐银票一万五千两之巨。

 这曹凛就把此事告诉父母,且告诉曹探夫妇,礼部一万五千两的银票可以买到一个平级的官职。官职不大,重要的是凭借职位可以上爬。

 于是曹探一家也一直挂念曹元什么时候来京都。

 了解到事件始末,曹元才明白自己堂兄想要钱。可是要钱也需要客气点吧,看曹探一副势在必得的嘴脸,曹元莫名抵触,顺带不高兴了。

 瞧着自己父母布衣简装,脸庞消瘦。再看看大伯全身绫罗绸缎,细皮嫩肉。曹元有点愧疚自己二老。

 “大伯,这银票携带有风险,不在身上。日后再说吧。”

 “怎么怎么日后再说。。。”

 曹元自顾拉着尴尬的曹康虞氏离去。

 留下脸色铁青的曹探。

 曹康虞氏住在曹府最后面的一个小院子内,正屋侧两厢房,无其他摆设。

 收拾好一厢房,也无其他物件,虞氏抱来一床被褥。

 终于可以再度与父母居住一起了 ,曹元很是欣喜。

 安顿完毕,曹康这次告诉曹元,两年前,曹探就携带妻儿回到曹府,曹府这两年一直是曹探在主事。

 曹孟年老气衰,时日不多了。曹横武道境界较高,益寿延年。可是鳏寡一人,无子无后。

 曹孟之前一直劝说投靠妻族的嫡子回曹府。终于在两年前曹探带着妻儿,回到了曹府,当家做主。

 这事却是一直未告知庶子曹康,也许一直未看好曹康吧。没想到曹康一家竟然回来京都了。

 曹元也有点错愕,这祖父办事有点离谱。便问父母平时用度可宽裕。

 “府内目前杨氏做主,固定给予粮米,偶有肉蔬。”虞氏道。

 在曹府算是有吃的,曹康虞氏生活简朴,其他就没有开支了。

 曹元转身四处瞧瞧,屋内几乎没有像样的桌椅,有点家徒四壁的感觉。

 若是在屏南县平民棚户巷,这种生活也就无所谓。到了京都曹府,还是这般模样。算是见过世面的曹元,有点膈应。

 曹元趁父母准备吃食,就出院子在府内走走。

 经过堂屋和其他院子,发现其他院子生存条件好像还可以,也有看见下人在忙活。

 一个中年管事模样男子看见曹元,见他素衣简装,年轻陌生,试问,“可是二公子。”

 曹元点头称是。

 “公子称我周有福即可,夫人让我去采买,

晚上要办家宴。”原来是管事周有福。

 “这院子?”曹目视眼前的大院子。

 “大爷和夫人居住这里,那边院子住着大公子。”周管事告诉曹元,眼前是曹探住处。而且大公子单独有处院子。

 整个曹府不大,剩下都是杂屋偏间了,那是下人居住的地方了。

 周管事客气两句,便带着一丫婆出去了。

 回到小院子,说起刚才的事。

 “那是大嫂从杨家带过来的管事,还有五个仆妇和下人。”虞氏告诉曹元,杨氏娘家在京都略有财势,如今曹府开支都是杨氏在支出。

 小院内,

 “晚上应该全家要家宴聚首一起。”曹康道。

 “父亲母亲回曹府一年了,三餐可曾与祖父叔祖大伯一起?”曹元问道。

 “未曾,你祖父吃素,叔祖在外当值,很少归家。大伯一家都是自行饮食起居。”曹康道。

 曹元多少明白了,曹府各自为政,经济独立。

 这晚上,

 主院子堂屋,三四个仆妇进进出出,摆弄宴席。

 有下人来小院子唤请曹康虞氏携带二公子去前院家膳。

 曹府好多年未摆家宴了,晚上长桌上菜肴不少,算得上丰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