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业的二三事就让我戴上那青铜假面

第132章 在周志明的控制之下,焦点一点也没有外溢到孙子平头上(第2页)

 这样一通操作下来,居然让他达成了协议,并且在赔偿到位后,让失主去派出所撤了这个案子,协议的内容是这样的:那个手机,因为使用了近两年,折一半的价,为两千元。然后,由失主与两名保安和一名保洁,各自承担500块钱的责任,协议达成后,当场由公司代为公司的三名员工垫付给失主1500元,失主在收到钱后,去派出所将案子做撤案处理,而这两名保安与一名保洁,各自被扣掉的500元,从本月应发的工资中予以扣除…… 

 这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平,但是却有着绝对的不公平。周志明促成的这个所谓的协议,正是绝对的不公平的具体体现。协议达成的基础,其实是各方委曲求全的一个结果,可以说,达成这个协议的各方,都是受害人,没有一个赢家!从失主那边来说,因为自己的工作,不慎丢了手机,虽然得到了来自物业三名员工1500块钱的赔偿,但是事情发酵到最后,她被描绘成一个讹受苦人钱的坏人;而那两名保安一名保洁,因为想要保留住现有的工作,在无端遭受到偷手机的怀疑后,还被孙子平扣留限制人身自由,甚至被搜身……在饱受各种屈辱之后,还要从微薄的工资中,扣除五百元给失主……本来,干这样一份工作,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不想风光体面,不接受日晒雨淋,就能取得高薪,都是为了这点微薄的工资活着,在这种情况下,被扣掉了500块钱,那就和要他们的命一样的,让人难以接受…… 

 而这个协议的背后,得益的,或者说是受益人,除了那个真正的小偷以外,就是孙子平了,而周志明这样的倒行逆施,手段齐出,想要达成的目的和结果,当然不是为了保护那个真正的小偷,而是保护孙子平……那个失主闹到现在,嫌麻烦是肯定的,而且手机大概率是追不回来了,所以多多少少拿些补偿,她肯定是接受的,而且,她只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是否能够做填平处理,至于孙子平的所作所为,她是不会去管的;那三名员工,在派出所的期间,也曾提出过孙子平这种做法不妥,但是,毕竟一个个见识有限,而且在那种情况下,这些“嫌疑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洗脱自己头上这个“小偷”的帽子;所以对于这个协议的结果,虽然不能接受,但是因为双方协商好了,失主是要去撤案的,所以这个事,便被周志明强行压了下来……在周志明的控制之下,焦点是一点也没有外溢到孙子平头上,而作为政法口的领导,周志明心里可清楚的知道:孙子平这一系列做法的性质和后果,所以,他所有的所作所为,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把孙子平,与这件手机丢失案件,彻底的切割开,不再有任何关联…… 

 这件事的处理上,周志明充分的展示了他的策略和技巧,真正的做到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但是,他的这一种处理事情的习惯,最终导致产生了对他自己不利的结果……因为在处理问题的角度和层次上,周志明和普通的老百姓,还有这些私企老板和公司管理人员的站位是不同的,他的职业习惯,让他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案子只是案子,事情只是事情;他会把一个个生动的事情或者是案子,变成一个个的数据,所以他的处理角度,就是事情结束或者是结案,并不会关心这件事情在结束或者结案后,会有什么样的后续和发展。他的处理方式,就好像有毒的植物生长出地表后,只把地表部分铲除,至于这个植物的根是死是活,来年是否在生长,那和他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再生长出来,如果还是他自己负责这一块地,那再铲掉就是了……因为处理的事情多,所以事情到了他这种人眼里,只能变成调解率,结案率,发改率等一个个的数字,所以他才会用那样的方式和方法,去处理这件从他的角度看平淡无奇,不足挂齿,但是从这些底层员工看却是头等大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