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刘昆平有时恨不得打肿自己的脸,撕了自己那张臭嘴(第2页)
而对于刘昆平和张放来说,在黔省的安湖里小区,两人虽为物业公司的高管和实控人,也有同一个身份,那就是——外地人。除了几个管理是从房地产公司下派和刘昆平带来的以外,所有的中层和基层员工都为黔省安湖里小区附近的本地人,迥异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文化氛围,使得两个人,对前景看好的同时,对当下的管理也有些小小的忧虑……
张放接受的是大集团那种模式的管理,而刘昆平纯属是“脚踩西瓜皮,走到哪溜到哪……”,他并不像张放,对大型企业的管理有着系统和全面的认知和感受;说实话,这种大型的高档小区,刘昆平其实是闻所未闻……而且,两个人共同面对的,是无论从习惯和理念上,都与自己格格不入的本地人及本地的氛围,而他们要致力打造的,“实现安湖里会所级管家服务”,那个不只能停留在售楼的宣传上,那是要落到实处的,因为整个安湖里小区,是由临湖独栋别墅,墅级的洋房,联排别墅及高层组成,而且这个小区的特色为低密住区,也就是说,除了别墅,洋房,高层等诸多形态的住房外,还有安湖,安湖山,绿化广场,公园,泳池等,如何能做到带领本地团队,实现售楼宣传资料中提到的——24小时管家式服务,为每一位业主量身定制全天候三百六十度专属服务,刘昆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在经济欠发达省份,修建的高档住宅小区,吸引了大量本地的打工人,本身这个省,就是劳务输出大省,这里的人吃苦耐劳,也很团结,大家对那边的人的印象是——乱世打仗,盛世打工。这句话,从另一个方面,也能体现那个地方的民风……而刘昆平积习已久的小气,抠门儿,不讲诚信,在这帮勤劳勇敢,又很团结的打工人群体中,完全吃不开……刘昆平在这边,属于自己没有什么雄厚的家底,但强行坐到了这张桌子上,因为自己要独立于集团之外,完全掌握这边的前期物业,所以,也失去了集团的资金支持——这也算是有得有失吧!而这边的本地打工人,最反感的就是不诚信的老板,出门打工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最终还是薪资待遇,也就是,要落在钱上……在家家和物业公司成立并开始运行后,本地打工人的这些特质,从另一个方面,直接或间接的迫使刘昆平改变了多年改不掉的,说空话,讲大话,画大饼的坏习惯……
以前曾经有一个小品风靡一时,小品的名字大概叫做《吹牛也要上税》说的就是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遇到了实在人,他的每一句空话,大话,都被这个实在人,要求兑现……而同样膨胀之后的刘昆平,说空话大话,画大饼的这些习惯,也如同小品中的内容一样,在他付出很多代价,为自己的空话大话买单后,才慢慢纠正过来……而自己本身没有经济实力的刘昆平,又因为自己要体现独立性,导致失去了集团的资金支持,所以,他自然而然的,要给这边补血,而首当其冲的“奶牛”,就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乐万家……
刘昆平现在,在安湖里小区所面对的,最直接的压力,就是高昂的管理成本,及远高于本地工资水平的人员工资。因为,他为了体现要他的独立性,不想他的利润被集团盘剥,所以,在签署这个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之时,答应了甲方很多比较苛刻的条件;另外,他被以往的,那种签前期物业合同时,就要预收一年的物业费,装修押金,装修垃圾清运费,装修电梯使用费等各种费用的模式所影响,所以,对于甲方无需支付空置房物业费这一条款,并无异议,但是他忽略了,这是一个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修建的高档的小区。售楼率和入住率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比例,那么他是挣不到钱的,甚至每个月的公共能耗费,就像一个无底的黑洞,将他的利润吞噬殆尽……而且,这种高档小区,在房屋售出前,就已经由集团旗下的装饰装修公司,进行了精装修,几乎可以达到拎包入住……所以装修押金等费用的收取,成了无稽之谈……如果说,刘昆平家底雄厚,或者是有集团的资金支持,那么以上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因为时间会解决一切——随着售楼率和入住率的提高,那超高的物业费,完全可以弥补前期的损失,可对于他这种精致利己的投机者来说,他是不会从家里拿出一分钱来补贴和投资的,他能做到的,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以乐万家为“奶牛”,将乐万家所有的利润,除去保障乐万家的人员工资外,留些许资金运营,剩下的,全部都投入了安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