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业的二三事就让我戴上那青铜假面

第225章 赵景明倒也不矫情,直接将目的说给了陈光听。

“没有结果的结果,他也是一种结果,或许,还是最好的结果!”

 这是陈光在散会之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当然,他这句话并没有引起参会众人的重视。

 因为瞎子是看不清楚,你向他抛的媚眼的含义的。而且很多时候很多方面,那还不是装瞎,那是真瞎……

 而会议的结束,也并非是由陈光提出的,那个“欠费业主是否能够进入业委会”的话题无法解释导致,而是因为到了临近中午吃饭的时间,有些业主要接孩子,有些业主要去做饭,这个会议,开不下去了……

 “申主任吧,你讲的真好!可是说到我们业主的心坎儿里去了……这样,中午大姐请你吃饭,去大姐家里……大姐给你调糊涂……”

 石重的老婆仇保林,当着所有人的面,热情的拉着申主任的手说道。

 “不用了,不用了,大姐,这个是我应该做的,我也得回去向书记汇报一下工作,吃饭就不必了,真的……”

 申主任连忙奋力挣脱,要从仇保林的手中,将手抽出来……

 但是他的身形与仇保林的身形相比,那就像一个大人攥着一个小孩子……连挣脱了三四下都没挣脱开……

 “去吧,去吧!申主任,保林大姐调的糊涂了是香了……”

 “是了么,按申主任这年龄,不知道吃过糊涂没了……去尝尝……”

 王树风,石重等人纷纷的向申主任发出了邀请。

 糊嘟是当地人在上世纪困难时期餐桌上的常客,它主要由玉米面、莜面煮制而成,过程中需不断搅拌,直至变得浓稠,再混入土豆、豆角等食材。

 过去农业生产条件艰苦,粮食产量有限。为了让有限的粮食发挥最大作用,勤劳智慧的当地百姓创造出了调糊涂这道主食。

 它将粗粮细作,充分利用每一粒粮食,成为艰苦岁月里人们果腹与滋养身体的重要食物,历经岁月变迁,一直流传至今。

 如今,生活条件日益改善,调糊涂成了人们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是家乡味道的象征。

 但现在的年轻人,不但是不会做糊涂了,有的是见也没见过,吃也没吃过,而能调糊涂的,多半都是年龄超六十岁的大妈们了。

 “陈光,你走慢些,等等我们……”

 赵子京正在看着一群业主代表围着申主任,做出一副邻国的领袖,那个号称是“地表最强八零后”,接受人民群众群体崇拜的场景。

 猛然间发现,陈光已经傲然离去了,慌忙喊叫陈光,让陈光等等他们几人。

 “陈总,陈哥……你咋直接就走了……”

 到底是年轻人,先赶上陈光的,是新上任摩尔国际小区的物业项目部经理赵景明。

 “不走干啥?等着吃糊涂?”

 陈光的话语既是调侃,又充满了对某些人的不屑。

 “哎,你们都一声不响的就走了,按道理应该是和那些部门的人打个招呼,这样显得礼貌些……”

 赵子京也赶了上来,而赵子京身后,是段瑶和张巧儿这一对“塑料闺蜜”……

 “礼貌?那是要留给有礼貌的人……他们,不配!”

 陈光在前,剩余的人在后,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后,随着陈光停下了脚步,一行人也都停了下来。

 “书记,咱们是去摩尔国际项目部,还是回公司,或者是各回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