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火商到战争之王耗子爱吃鸡腿

第九百九十九章 军火交易的内核

    乔加是故意把阿联酋大采购的消息漏出去的</p>

    实际上不仅仅是阿联酋,卡塔尔还有一份更加巨额的订单。</p>

    乔老板想要利用这些军火订单,撬动那些军火公司下场卖力气。</p>

    不用你们打仗,把你们的货拿过来让我试试,试用效果比较好的情况下,才算是拿到了最后竞标的资格。</p>

    阿联酋的地位并非关键,所以他们对于政治上的需求不会太高。</p>

    150亿美元的战斗机采购订单,足以让类似达索和米高扬这样的公司拼尽全力。</p>

    如果再加上卡塔尔上限不定的军购计划,那不仅卖战斗机的要扑过来,那些卖地面陆军装备的也得扑过来叫爸爸。</p>

    军火说到底还是商品,它当中有政治意味,但是这个政治意味也是分对什么人和什么时期的。</p>

    比如,因为英伦有禁止任何军用产品出口到阿根廷的禁令,所以美利坚现阶段就在找人游说英伦,想要让他们开放“马丁·贝克'弹射座椅对阿根廷的禁令,这样他们就能出口f—16给阿根廷。</p>

    早期的北约制式和苏联制式的对抗,才是政治意味浓重的对抗。</p>

    不过后期随着苏联解体大俄衰退,他们已经到了非尖端设备能卖就卖,卖武器还附赠教官过来进行定点培训的程度了。</p>

    所以大俄的军火在阿菲卡一直挺火的.</p>

    一开始是你付钱买武器,我安排教官帮你培训,到时候大家有感情了,只要你肯多付一点钱,教官也是可以为你们拼命的。</p>

    后来直接发展成了,钱给够了瓦格纳先到,武器什么的随后再说。</p>

    军火公司以所在国为依托,为了卖武器他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p>

    大家想象的“政治内涵”,排除大国博弈、地缘政治利益之类的因素,其实大部分都是依靠军火公司去实现的。</p>

    早期的中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乔老板收编的那队瓦格纳就是拱卫中非首都班吉的最重要力量。</p>

    这可不是简单的雇佣,而是一种基于大俄威慑力的“政治利益'。</p>

    大概意思就是,普通的军阀一看你有大俄罩着,那就不打你了。</p>

    这就是军火公司依托本国的影响力,从而实现的政治利益输出。</p>

    这些事情说穿了其实不值一提..</p>

    真正的武器大卖家,卖的不是简单的武器,而是贩卖安全和胜利。</p>

    不然人家凭什么把钱花在你那里?</p>

    老美其实也一样,只是他们的产品比大俄要高端很多。</p>

    所以他们把自己的盟友分为三六九等,然后输出自己的高端军事产品,统一盟友的武器标准,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p>

    欧盟和北约不是一回事儿,他们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军火工业,所以他们对这点其实一直都有些抵触。</p>

    所以欧盟多国联合,设计制造了很多高端的军火产品,跟美利坚形成了竞争的态势。</p>

    不过美利坚的军工复合体更牛逼一点,你们不买我的账不要紧,我找人制造某某威胁论,然后通过制造紧张气氛逼迫国会增加预算,吃自家的军费也能吃的满嘴流油。</p>

    这就是传说中的,我狠起来连自己都打!军火是商品,也是军工利益集团掠取利益的道具,核心内涵一点都不高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