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水火袭扰(第2页)
将军在县衙内急躁的踱步,举棋不定,既想奋力一搏,又怕违抗命令,迟迟下不了决心。
城外山岭河道旁,刘三看到了城内卷起的浓烟,听到了吵闹声,看着身旁的曹参:“是时候了。”曹参点点头,身后兵士挥舞着令旗,阻拦河水的沙袋被瞬间拉开,洪水被困多日,犹如冲破牢笼的猛兽一般,嘶吼着,向着下游河道的军营扑了过去。
传令兵刚进军营,那里的兵士看到城内的浓烟,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带领他们陈平也已经离开,慌乱和不安让军营乱作一团。见到城中来人,副将立刻拦住了他:“城里发生了什么事,将军是不是有安排。”传令兵点点头:“叛军在县库纵火,粮草辎重损失殆尽,将军命你们带好粮草,立刻撤回城内,防止叛军趁乱劫营。”话音未落,河道传来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滔天的波浪足有三丈高,靠近河道的兵士吓得呆在了原地,有几个反应快的,立刻朝营寨大门跑去,大喊着:“快跑啊,洪水来了。”奔腾的洪水丝毫不给郢城兵士任何机会,顷刻间,军营便成了河泽,大半的粮草辎重来不及运走,全都被卷进了河中。大半个时辰,河水吞噬了一切,这才满意的退去,留下兵士们绝望的哀嚎声。即便粮草尽失,兵士们损失却不严重,剩下的两千多兵士,跟着传令兵,一同进了平川县城,只是满身泥沙,士气低落。
思前想去,将军还是无法下定决心,只等传令兵回来,整合好军队,明日一早撤回郢城。
将军等得暴躁不安,传令兵才回来复命。见到他全身湿透,将军更是火冒三丈,怒骂道:“让你去传令,怎么这么久,还全身湿透,是跑哪里潇洒去了。”传令兵惧怕,立刻跪下解释:“将军恕罪,我到了军营,立刻传了将军将令,兵士们也在收拾粮草辎重,谁知河神突然发怒,滔天的洪水把粮草辎重都卷走了,索性兵士损失不多,仍有两千余人回了平川。”听到这样的军报,将军失神落魄,脚步虚浮的挪到了门前,看着城中混乱不堪的景象。突然望着皎洁的月光大笑:“天要亡我啊,悔不听陈平所言,方有今夜惨败啊,哈哈哈。”将军已经处于疯魔状态,吓得传令兵立刻躲到门外,身后的郡丞也退后了两步。大笑过后,将军又开始哽咽,竟跪倒在地,向着西北方向不停的磕头,额头已经血流不止,仍是浑然不觉。突然,一切安静了下来,将军平静的看着西北面,好像能见到什么一般,绝望的惨笑过后:“末将辜负大人的信任,虽然还剩下四千多兄弟,但是粮草尽失,数百里行军无粮草,末将自知不可能,即便回去,也无颜再见大人,唯有自裁谢罪了。”说完,拔起宝剑,打算自刎而死,郡丞可不敢他自尽,爆发出巨大的勇气,伸手抓住了即将落下的长剑,劝阻道:“大人,若是此刻自刎,将剩下的兄弟至于何处,懦夫行径,郡守大人更不会原谅你。既然撤回郢城无望,不如孤注一掷,立刻出发,明日一早就能赶到东陵城下,必能杀叛军个措手不及。东陵粮草充裕,那时大人再归郢城,旷世奇功,郡守大人一定会出城相迎的。”此时已经容不得半分犹豫,郡丞说的对,若是扔下这些兵士,他们也是难以活命,若是屠杀百姓夺取钱粮活命,自己罪过就大了,不如放手一搏。将军的眼神又恢复了犀利,盯着东南的双眼闪着寒光,阴沉而浑厚的喊道:“速速传令,立刻整军,弃了辎重,剩余的粮食给将士们饱餐一顿,半个时辰之后,全军杀向东陵,拿下东陵,大人一定会论功行赏。”传令兵立刻跑去传令,郡丞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转折,心中对这场洪水很是感谢。
夏侯婴躲在城门口,见到这些兵士也不再救火,开始生火做饭,还扯下身上衣袍,裹住马蹄,大概猜到个一二,叫手下全部安静躲藏,只能城门开启的时候,混出平川县。
半个时辰已到,将军走到了城门口,已经没有了夕日的傲气,只剩惨淡和沧桑,将军喊道:“兄弟们,叛军用计,火烧水淹,让我们失去了辎重粮草,再退回郢城已是不可能,那我们就杀去叛军老巢,让他们百倍偿还,回了郢城,本将军一定为你们请功。为防止叛军半路设伏,布条裹好马蹄,今夜月光明亮,出城之后尽数熄灭火把,明日一早破了东陵郡城,本将军设宴为兄弟们庆功。”原本以为会激励士气,面前的兵士浑身湿透,依旧是死气沉沉,将军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立刻下令开城门,趁着城下的昏暗,夏侯婴十几个人摸出了平川,绕行进了树林,朝刘三埋伏的地方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