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放心不下(第2页)

 夏侯婴接上了芸曦,马车朝城外赶去,就在城门口,卫兵拦住了马车,夏侯婴正要解释,身后响起的极速的车辙声。车内芸曦笑了笑:“果然她还是不放心,那就再等等吧。”

 来人正是雅沁,马车到了城门,立刻推开布围,也不用王大姐搀扶,自己跳下了马车,手中提着个竹篮。芸曦走到她身前,接过竹篮,递给了夏侯婴:“你还是来了,我知道你一定会来,我也想见你,我真的没有信心,或许这是我们的最后一面了。”雅沁焦急的打断了她:“芸曦是骄傲自信的,智谋无双,算无遗策,我面前的到底是谁,你不是她。”看着雅沁认真的样子,芸曦点点头:“你说的没错,是我心急了,不到最后怎么就放弃了,不过我说的是心里话,这次我真的没底了,当日刀斧加身也没有怕过,今日是真的心慌,或许真的就是最后一面了。”雅沁泪珠落下:“一定不会的,不管在哪里,我们一定会再见的。”芸曦点点头,上了马车,马车才走了两步,车中发出了芸曦的声音:“是的,若是我们真能再见,我希望是在咸阳宫中。”雅沁止住了哭泣:“你说的对,一定是在那里,到时候天下太平,一定要陪我在这桃花源多住些日子。”一定二字也在芸曦嘴边徘徊了很久,直到最后还是没能吐出。

 雅沁看着已经消失的马车,依旧不愿离去。王大姐拉着她的手,冰凉透骨,安慰道:“她虽然已经走远,但你们却没有分开,很快就能再见的。”雅沁看着王大姐,坚定的点点头,软弱的她从未有过今日这般的坚定。

 黄昏将至,刘三带领平川的五千兵士已经到了郢城十里之外,就连刚收编的降兵和才来几日的百姓都全部带上,只留下十数人看守樊哙,眼前巍峨雄关他是势在必得。

 曹参拍马赶到了刘三身旁:“将军,此地离郢城只剩十里,还是谨慎些好啊。”刘三笑了笑:“你们是跟随夫人久了,她的谋略没学到半分,怎么只学到了夫人的谨慎,当日沛县城下,你的勇猛都忘记了。”面对刘三的冷嘲热讽,曹参并未表现出半分不满,还是继续劝谏。刘三有些不耐烦,阴沉着脸:“你以为本将军是草包吗?别人说什么都相信,昨夜派你去点兵之后,我就派了几个探子,多半现在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在此处等一等也无妨,让大家休息一下,养精蓄锐,准备攻城。”曹参接令,回去节制兵士。

 天色又昏暗了几分,突然出现了几个乞丐打扮的老者,正是刘三派去的探子。

 刘三见他们安然无恙的回来,信心大增,问道:“如何了,郢城之内,是否如同那些难民所说啊。”为首的人先行礼,然后答道:“启禀将军,我们天亮前就到了郢城门外,那时城门紧闭,只有几十个老弱兵士守城,极为松散,还隐约听到了城门之内有百姓呼喊,日出之时,城门打开,立刻就有几十个百姓出了郢城,朝南离去。”刘三点点头:“我带兵前来,路上也见到了不少逃难的百姓,城内情形如何。”那人答道:“将军,说来也奇怪,郢城逃离了那么多百姓,但我们打算进城之时,守城兵士拦住我们,问了许多,我们只说家乡遭了水灾,良田尽毁,只能背井离乡逃难,听说郢城富庶,打算找个生计,但是守城兵士不情愿我们入内,最后还是把剩下的半块烧饼给了他,才放我们入内。他们应该是军粮不足,那烧饼我们自己也难以下咽,守城兵士却吃的很香。等我们入城,原本打算四处看看,确实家家房门紧闭,那个兵士也一路盯着我们,最后借口寻不到生计,才跟着等候的难民一同出城离开。”此时曹参赶来,汇报兵士情况,刘三拉住他,大笑道:“你还在怀疑是圈套,探子回报,入城之时,守城兵士百般刁难,不许入城,入城之后街道萧索,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还一直盯着他们,直到离开。试问,若是圈套,他们不应该城门打开,欢迎我们派人打探吗?怎会如此小心,照你这般谨慎,不是就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战机了,不要学樊哙,跟着本将军,一样能够建功立业。”刘三说的洋洋得意,话中带有拉拢的意思。郢城中发生的一切,确实不像是圈套,只是这一切都来的太顺利了,曹参不好的预感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