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战机突现(第2页)
陈平饮下美酒:“主公聪慧,老夫在这郢城多年,百姓多居城南,那里有条水源,乃是丹河,穿城南而过。商贾之人多住城北,那里并无水源,他们都是靠家中车马去取水,如今车马都被收缴运输军粮,即便给了这两个时辰,他们也难以取多少水,反而徒增争斗。这城北二里之外是北山,山中有清泉,汇聚成溪,流经城外,入丹河,若是主公下令打开北门,他们自有取水之处。”芸曦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多派探马出城,若有敌军,立刻回报,白日之时,开北门,让他们出城取水。”夏侯婴得令,立刻把结果告诉了那些拦路的商人,又派了身旁守卫,去军营通知探马,出北门巡视。那些城北的商人听到这消息,千恩万谢,离开了街道,回家准备器皿,打算出城取水。
这只能解决眼下的问题,芸曦明白并非长久之计,思虑片刻再次询问:“先生,这城北距离丹阳不足百里,若是帝国兵士大军来袭,必然会断绝城北水源,到时候不止城北,丹河水流也会大减,必须得尽快想出对策。”陈平笑了笑:“主公是想派兵占据北山,一是控制水源,二是居高临下,与郢城互为犄角吧,主公计策虽然高明,但是空耗钱粮,老夫认为大可不必。想必帝都的使者已到丹阳,到时候郡守无法掌控丹阳,必然会带兵来攻,我们主动示弱,死守郢城,使者必然认为郡守和我们暗通款曲,到时候丹阳内乱,我们只需用计,丹阳弹指可破。”芸曦细细品味陈平的计策,点点头:“先生真是洞悉人性啊,确实如先生所言,不防比防要好很多,那就依先生计策,等丹阳派兵来攻吧。”陈平谦虚的说道:“主公谬赞了,老夫也就这些阴谋诡计,洞察人性,若论行军布阵,奇谋善断,差主公远矣。”
芸曦笑着看着妹妹:“今日出游,收获颇多,也该回去准备了。”芸晴无奈的点点头:“又要打仗了,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芸曦推开布围,看着落日余晖,自言道:“是啊,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还有多远呢。”只有发问,并无答案,余晖散去,落日隐去,皓月再次挂上云霄。
赶路两日,心腹终于到了丹阳城北门,看着眼前高耸的城楼,整齐的旌旗,回头看着自己身后的三千兵士,心中迟疑。若是这郡守真与叛军暗通款曲,自己踏入这丹阳城,怕是再也出不来了,若是不入城,怕是身后这些兵士会把消息传去帝都,自己的生命也就到头了,苦恼犹疑,进退两难。
深夜已至,三千人的军队驻扎在城门外,守城兵士严阵以待,副将立刻上前查看,见到旗帜漆黑,而且是从武关方向而来,难道是援军,立刻大喊:“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要做什么?”犹豫中的心腹被这声大喊拉回了现实,山野的寒风透着盔甲,刺入身体,寒冷异常,留宿城外的确不是办法,看了一眼身旁的兵士,那人心领神会:“我们是帝都派来的援军,陛下有命,让大人辅助郡守平定叛军。”话虽这么说,副将心里明白,这些人就是来监军的,怕是陛下已经相信了帝都的流言。副将怕说多错多,一切还需郡守定夺,转身跑下城楼,直入郡守府。
郡守愁云满面的坐在正厅的木椅之上,周围的灯火也没有点燃,黑暗之中,只有急促的呼吸声。副将知道郡守此时定在正厅,也不顾黑暗,纵身跃上石阶,身影也没入黑暗之中。
郡守府如同自己后院一般,黑暗之中也毫无影响,副将来到木桌前,急促的呼吸声变得平缓。副将轻声叹息:“大人,夜已深,为何不命人掌灯啊。”郡守苦笑道:“你也知道如今丹阳的情形,自从丢了郢城,帝都就再没送过粮草辎重,灯油珍惜,还是留给城楼上的兵士吧。”副将极少会在深夜打扰,郡守疑惑的抬起头:“是发生什么事了吗?这个时间来找我。”副将无奈的摇摇头:“大人明鉴,帝都派的援兵到了,就在城下。”郡守惊喜的问道:“真的?老夫求援书信写了十多次,陛下终于派来了援军。对了,援兵有多少,可有携带粮草辎重,有无安排他们进城。”副将本不想泼郡守凉水,但也无法隐瞒:“援兵三千,领军的是陛下心腹,辎重粮草,攻城器械,全部都没有,只有三千步卒,看上去还是病怏怏的。”郡守听后,哑然失笑:“罢了,都这个时候了,我怎么还会有期望啊。我早该想到的,帝都谣言四起,说我是养寇自重,打算割据西南,陛下原本宦官,城府极深,如何会放心,这三千兵马定是来督战的,你不让进城是对的,一切等明日再说吧。”副将心跳加速,欲言又止。郡守笑了笑:“你我同僚多年,郢城郡尉你都做了十年,败退丹阳,让你做这副将,委屈你了,有什么就直说吧。”副将突然跪地,铿锵有力的说道:“我原本只是狱卒,多得大人提携,才有了今日,只是大人,帝都这个时候派来兵马,怕不只是督战那么简单,恐怕会逼迫我们攻打郢城。郢城城高池深,我们缺少攻城器械,况且叛军一月只能,三次攻打丹阳,若非大人神机妙算,别说丹阳,武关也守不住,但是大人,兵士们已经疲惫不堪,可战者不足两万,叛军号称十万之众,攻打丹阳就是痴人说梦。”郡守伸手拦住了副将,不让他再往下继续说,气氛变得凝重,仿佛每一声呼吸,都能击穿这凝结的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