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伏后设伏(第2页)

 陈平认为郡守这次出征的目的是让帝都援兵全军覆没,自己只要固守丹阳就好,所以一定会尽快通过山谷,不让帝都援兵看出端倪,留下兵士看守山谷也是一定会的,但一定不会太多,若是留下太多,战事一开,帝都兵士难免作乱,局面难以掌控,所以只需要派兵士先藏入山崖之后的密林,等丹阳兵士占据山崖,郡守带兵离开,再后发制人,斩杀了留守的丹阳兵士,换上衣服旗帜就好,在追杀的时候,无意间再暴露章邯的旗号,丹阳内乱自起。

 陈平毒计层出不穷,把控人心炉火纯青,芸曦背后都生出了寒意,不知留这样的人在身旁是对是错,若是他投靠敌军,对自己来说,那是灭顶之灾,看着眼前的阵图沙盘,芸曦不知道留下书童是为了表明忠心,还是为了迷惑自己,她是越来越后悔派陈平去设伏,毕竟这样的人,只有留在身边,才能安心。

 曹参听从陈平的安排,兵士早已埋伏在了密林深处,此刻皓月升起,山谷之中的景象一览无遗,为了避免被丹阳兵士发觉,陈平建议退入密林深处,用黑布遮盖,只留两人藏匿在山崖,观察山谷动向,敌军来到,立刻来报。

 子时已过,山谷之中寒风骤起,兵士们也冷得瑟瑟发抖,探子见到远处透着灯火,地面的尘土也扬了起来,明白敌军已至,不敢耽搁,立刻转身钻入密林。陈平和曹参知道丹阳兵士将至,约束手下兵士藏好,连呼吸声也尽量放低,此时密林之中一片寂静。陈平挥手让身后的兵士抬出几个木笼,放出了几只麻雀,笼中还留下几只,用柳叶逗它们鸣叫。曹参心中不解,疑惑的看着陈平,他笑了笑,解释道:“将军可知,这密林之中,鸟雀聚集,只有在藏匿兵士的时候,才会如此寂静,郡守机敏,一定会被他发觉的,即便他想借我们的手除了帝都援军,多半也不会冒险,若是退回丹阳,那夺取水源的两千精锐怕会有去无回。”曹参没想到陈平洞悉人性已经炉火纯青,佩服的同时还有些恐惧。陈平看出了曹参的想法,微微笑道:“将军不必害怕,我同你一样,也是帝国属官,既然投奔了义军,自然效忠主公,绝无二心,为免将军心生芥蒂,可以派两人盯着老夫,若有异动,砍下头颅便好。”曹参也不推辞,让两个心腹趴在陈平两侧,时刻盯着他的一举一动。陈平长叹一口气,此刻他终于明白,为何芸曦要让他前来设伏,毕竟只有他最了解郡守,派他来是最好的选择,曹参虽然是武将,但是智谋过人,带兵谨慎,是防止他有异心的最佳人选,自己虽然洞悉人性,芸曦只需要看懂自己就好,陈平只能安静的趴着,等待战机来临。

 浩浩荡荡的丹阳大军,卷起滚滚烟尘自北方而来,郡守一马当先,身后大军不见断绝。此时的特使一脸迷茫跟在身后,任凭马匹跟随。郡守突然驻足,仰望两侧山崖险峻,似有深意。特使不解,开口问道:“将军,此时已经深夜,又为何停下,若不行军,怕是天亮都到不了郢城啊。”郡守一脸歉意:“忘记大人一夜未曾用饭,怕是惦记郢城摆好的庆功宴吧,是下官疏忽,还请大人恕罪。”话是说的冠冕堂皇,特使听得却很不舒服,总觉得里面有阴谋。

 副将也已经赶来,马匹停在郡守身侧:“大人,身后兵士都已经集结,不知大人为何停下。”郡守并未回答,扬起长枪,指着面前巍峨的山岭:“可还记得这里?”副将见眼前这威势,微微点头:“自然记得,半月前,叛军第二次袭击丹阳,被大人击退,大人命下官带领五千兵士埋伏在此,虽然最后被叛军攻上山崖,却也斩获颇丰,大人为何会有此问。”郡守大笑:“叛军在此处吃了大亏,这次我们攻取郢城,你说他们会不会也在此地设伏,断我们退路呢。”特使听出了郡守的意思,他是想在这里留下俘兵,避免后路被断,但留下兵士,那进攻郢城的只有他带来的帝都援兵,一定会死伤惨重,如此一来,别说趁机夺权,连身家性命也无法保全。特使摇摇头:“大人不必在此地设伏,叛军若是知道我帝国大军征讨,必然不敢分兵,况且郢城攻破,借势挥师东进,平定东陵叛乱,又何需经此地退回丹阳啊。”郡守看着特使,此人虽是赵高心腹,却也不能小觑,笑道:“大人高见,只是郢城城高池深,叛军号称十万之众,我帝国大军虽然强盛,但叛军以逸待劳,此行急切,并未携带粮草辎重,还需要留下兵士接应。”郡守这样说,心腹也无法拒绝,只能哀伤的望了一眼身后的三千疲兵,如同看到的已经是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