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页)

 时时提起,叫你爹颜面扫地,岂不是你不好?施恩不图报,阖府才会感激你。”母亲还说。 

 骆宁有双和母亲很像的眼,妩媚多情,明亮生彩。 

 她静静看着母亲:“如果爹爹觉得面子不光彩,可以请辞,叫天家封赏我一个郡主。” 

 母亲被噎住。 

 “阿宁,你这是糊涂话了。”母亲说,“哪有女儿家越过父亲封郡主的?都是受父恩。” 

 骆宁表情很平静:“娘,爹爹封了侯,您也得了诰命。这么大的宅府,您也说是因我受伤救太后而得。怎么不替我表表功?” 

 “功是要别人说的。” 

 “娘你也不能说吗?”骆宁问。 

 “不好自卖自夸。” 

 “既然你们心里都有数,女儿想要回自己的院子,是很过分要求吗?”骆宁一步不让。 

 母亲有点恼了:“阿宁,你没规矩!” 

 气氛僵持。 

 母亲想到魏公公送她回来,又忍住了脾气:“阿宁,住哪里都是一样。文绮院并不比蕙馥院高贵。不重要。你莫要盯着蝇头小利。” 

 “既然都是一样、不重要,那就还给我吧。”骆宁说。 

 母亲语塞。 

 她叹口气:“你变了,阿宁,你怎么变得如此固执、粗俗不通礼数?” 

 骆宁轻柔笑着:“娘,这句话女儿不解。女儿回家了,想住自己的院子,很过分?需要女儿请太后娘娘主持公道吗?” 

 母亲眼底有了惊怒。 

 她再也说不出话。 

 骆宁有礼有节,始终面含微笑,不给任何人造谣她“发疯”的借口。 

 她回了西正院,陪着祖母念佛。 

 白慈容到了侯夫人的院子,低声劝她别生气:“姑姑,我会搬出来的。” 

 “不行!” 

 又道,“我有办法,到时候叫老夫人劝阿宁吧。” 

 腊月天寒,过几天便是腊八节。 

 信佛的人很在乎这一日,因为腊八节也叫法宝节,佛门会做法事、散佛粥。 

 每年这日,法华寺的厢房都订满,佛斋更是精致奢华,一桌需要五百两银子。 

 饶是如此昂贵,没点身份地位都订不到。 

 过去好些年,镇南侯府没有订到法宝节这一日的素斋,老夫人深觉遗憾。 

 半下午,骆宁陪着祖母捡佛豆,她母亲来了。 

 身边跟着白慈容 

 “娘,阿容有个好消息告诉您。”母亲满脸微笑。 

 “什么好消息?”老夫人问。 

 “祖母,我订到了法华寺的素斋,是腊月初八法宝节那一日的。”白慈容笑道。 

 白慈容已经和骆家其他孩子一样,直接称呼老夫人为祖母了,以示亲昵。 

 老夫人脸上,情不自禁有了笑容。 

 “怎么订到的?” 

 “慧能首座帮了忙,他与我有些私交。要不然,五百两银子一桌的素斋,咱们也抢不到。”白慈容笑道。 

 老夫人笑容慈祥:“又叫你破费了。” 

 “这是大日子,孙女只想尽孝。”白慈容说。 

 老夫人欣慰点点头。 

 骆宁坐在旁边,安静听着。